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东阳农商银行践行差异化普惠金融服务

2021-01-07 10:07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无论是曾被誉为“中国的好莱坞”的第一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横店影视基地,还是被冠以“中国木雕红木之乡”的称号, 这种“无中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令浙江东阳在一些行业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在这“无中生有”的背后则是东阳人的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其专注的匠人精神以及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执着探索的体现。

东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其独到之处,助推其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东阳农商银行将践行差异化普惠金融服务作为自身的使命与责任,倾力为东阳的实体经济发展不遗余力地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金融时报》记者近期在东阳采访,东阳农商银行结合当地经济及区域文化特色,把全方位的普惠金融服务“内化”于东阳本地的乡村与城镇,其致力于让农信的影响力“润物细无声”,并成为东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者。

整村授信助古村复兴

走在横店镇官桥村的石板路上,村支书陈晓华向记者介绍着这个有730年历史的古村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村2013年被批准为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一般村,2018年1月12日入选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2018年10月29日,通过浙江省AAA级旅游景区村庄验收。2007年—2015年,我们用几十万资金在村里做一些环境优化;2016年,开始对村里进行石板路改造,财政补助60万元,村里投了20万元,共计投入80万元将村里1万多平方米的石板路整治好;2017年,我们对村里老街进行改造,共花了600万元,其中已拿到500万元左右的财政补助;2017年下半年,开始对村里的宗祠进行改造,总共投入398万元,这笔钱未动用村级资金,均为村干部、村民、在外乡贤出资。”

据陈晓华介绍,官桥现有东阳市文物保护点5处,有保留开发价值的古民居二十多幢、具有五百年历史的曾造就北伐名将金佛庄、科学泰斗严济慈等名人的明德书院一所。近年来,官桥村勤力维护历史文化名村,主要就是老街恢复工程,以老街为轴,对现有的旧民宅、旧厅堂进行修复,重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为了能让村民自愿修缮或重建自己的房子,东阳农商银行对有造房、房屋修缮、经营民宿需求的村民,及时掌握情况,匹配相应的贷款。“我们针对横店镇官桥村授信534户,用信金额4442万元,用信户数207户。”东阳农商银行南江支行官桥分理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村支两委积极作为,官桥村古村落保护性恢复建设做得很好,越来越多的官桥人返乡创业,发展特色旅游,同时,也有外部的经营主体进入官桥村。农商银行持续跟进官桥的发展需求,信贷资金有针对性地投放,为官桥的特色产业发展输入了源源动力。

“不做大企业,做大企业里的人”

“不做大企业,做大企业里的人”,这句话是东阳农商银行横店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的,“这是我们董事长给我提出的要求。”该负责人补充道。

据介绍,横店支行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2020年4月该行为之前合同到期客户续约,仅一天就成功完成普惠签约140户,生成合同90户,云闪付用户45个。

横店支行本着“不做大企业,做大企业里的人”的原则,绝不将眼光单纯瞄准在企业本身,而重点锁定“企业里的人”,基于该企业内员工的资金需求,在东磁创建了第一个银企合作信用小组,按照一户一档原则,信用小组的东磁内部代表会提前收集好预申请资料,工薪贷员工的信息表和相应资料,并由该代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审核和筛选,列出汇总清单,极大提高了横店支行办贷效率,降低了放贷风险。

基于横店影视产业发展特征,横店支行推出为外来横漂人员(横店影视基地外来打工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以横漂人在横店的工作年限,借助大数据金融网络确定贷款额度,推出贴心信贷产品“横漂贷”。同时,以“不做影视大企业,做影视文化产业链的小企业”为目标,横店支行由企贷客户经理负责对接影视小微企业,由农贷客户经理负责对接影视工作室和30余户设备租赁及道具戏服租赁客户。该支行多次走访调研“影视名村”——雅堂村和横漂特色街,现已与雅堂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截至2020年8月末,横店支行已支持10余户影视租赁公司,共提供信贷资金500万元,为影视工作室的负责人提供“新东阳人”信贷支持。

“三位一体”让村级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在东阳南市街道横城村的丰收驿站,记者见到该丰收驿站站长蒋忠华,他做站长已有5年时间,为当地村民提供365天无休金融服务。“我家在村里开了30多年的小卖部(子承父业),平常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小卖部,我老婆是村里的村民代表,平常会做些手工贴补家用。做站长,既可以为村民多做点事,又可以增加收入,还能协助农商银行为村民办贷款,我觉得挺有面子。”蒋忠华如是说。

横城村有6000多人,蒋忠华的丰收驿站每天平均办理业务20余笔,月均办理业务800余笔,蒋忠华一年可增加收入3万余元。

杜江威是横城村的金融顾问,在东阳农商银行已工作了7年。“我担任金融顾问3年,目前负责3个行政村,横城村是比较大的村。我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村级会议,了解情况,普及金融知识,日常按照网格走访,平均每周2至3天会在村里,了解村民的情况和需求,目前走访率已达到村里总人数的80%左右。” 杜江威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协助村里办理失地保险缴纳事宜,涉及的村民需每人缴纳保险金15万元左右,对于部分村民来说,并非一笔小数目,我行根据村民需求,为需缴纳保险的约60%的村民办理了低息贷款,缴纳该保险后,村民每人每月可拿到约2000元。”

在场的信用小组网格员也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职责:“我对村里的人员、情况比较熟悉,主要工作为协助农商银行员工进行普惠签约、业务营销,工资分为两部分,其中街道发3000元左右/月,东阳农商银行根据业务量匹配相应薪酬。村信用小组一共有6人,按村里的区域划分网格,基本每月召开一次会议。”

“横城村在推进的就是我行‘三位一体’村级普惠金融服务工程。‘三位’就是以金融顾问、村级信用小组、丰收驿站站长三者为主要成员,‘一体’就是通过联动作业、前置服务,真正实现村里人办村里事,解决三个‘信’的问题(信息、信任、信用),让村里的大多数问题都能通过‘三位一体’解决,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东阳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方益洪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 该行已向各村(居)选派金融顾问 372 名,组建村级信用小组538 个,设立乡村丰收驿站318家,服务群众21.5万人, 累计投放“安居贷”“美丽家园贷”等贷款210亿元。

打造“都市会客厅” 差异化普惠显实效

在位于东阳市核心区的东阳农商银行丰收驿站阳光旗舰店内,记者看到,这里有茶室、会客室、书吧、会议室、活动室等,这个2020年8月刚刚开业的丰收驿站更像是一个农信机构在城市中心打造的一间“都市会客厅”,里面几乎没有什么银行业务的影子。据说,经常有一些政府或企业的活动在这里举行,一些东阳的乡贤返乡来办一些事,也会在这里喝杯茶、坐一坐,这里还是老年人的休闲驿站,青少年的教育体验基地。

为什么东阳农商银行要在东阳市核心地区建立这样一个非金融体验场所呢?“我们将以丰收驿站阳光旗舰店为新起点,汇聚东阳乡情、讲好农信故事、展示品牌形象、弘扬地方文化,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乡贤聚集的港湾以及服务乡村振兴、深度融入城乡社会治理的一张‘金名片’!”方益洪说。

在谈及东阳农商银行如何践行差异化普惠金融服务时,方益洪表示:“我们的普惠有农村普惠、城市普惠、小微普惠三个领域。农村普惠是基础性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结合东阳的实际,从考核、机制、布局等方面探索城市普惠工作。普惠工作首先做好顶层设计,从十几年前全省不良率倒数行社到现在的省农信联社B类行社,我行提出,稳中有进,‘四梁八柱’发展蓝图绘到底。‘四梁八柱’发展格局包含战略、理念、策略、文化四个层面和党建、机制、规模、质量、普惠、渠道、创新、人本八个方面。”

东阳农商银行副行长陈拥良介绍说:“除了做好农村普惠金融,我行还牵头搭建‘政银园企’四方联委会平台,把小微园建设作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政策沟通、信息互通、融资畅通的政、银、园、企会商平台和定期对接协调机制,让入园企业在全生命周期都能够获得信贷资金支持,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对接了10个小微园。”

据介绍,该行针对农村普惠创立的“三位一体”工程,让村里人办村里事。由此,该行推而广之,还有企业里人办企业事,社区里人办社区事。针对城市普惠,该行目前设了两个城区丰收驿站。“打造丰收驿站旗舰店,是要聚人气,而在业务经营上,我们要做自己擅长的,做别人做不了的。”方益洪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