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外汇局河南省分局牢牢抓住“稳企业保就业”这条主线,坚持问题导向、下沉服务重心、落实“几家抬”,协同联动发力,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打通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痛点,为涉外企业发展提供多渠道、多元化的政策资金支持。外资流入规模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外商投资预期向好,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存量1615家,其中,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4家;全省已签约项目外资实际到位4.04亿美元,同比增长85.32%;利润累计汇出10.19亿美元,同比下降3.96%。截至9月末,全省外贸进出口3771.3亿元,同比增长2.4%,高于全国总体增速1.7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13位。
实施“一对一”精准特色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外汇局河南省分局第一时间成立了以主管行领导为组长的应急管理小组,建立外汇局、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有效联动机制,通过开辟外汇政策“绿色通道”,推行“非接触式”业务办理模式,动态跟踪企业情况和诉求;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南省分局疫情防控期间外汇业务指南》,建立全省重点涉外企业联系服务机制,主动联合商务、海关等涉外部门,联系重点企业1791家,覆盖全省涉外企业的80%,建立联系人服务机制,“专人负责、银企配合、精准服务”;依托“数字外管”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外汇政策在线实时解答,指导银行和涉外企业通过“网上办、预约办、邮寄办”等“非接触式”方式办理业务,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全力做好特殊时期的外汇保障工作。全省共开展线上、线下政银企对接约600余次,走访企业1600余家次,集中解决企业各类问题400余项。截至9月末,共指导银行机构办理疫情防控物资进出口业务114笔、金额2039万美元;与疫情相关外汇捐赠收入43笔、金额61万美元。指导南阳、商丘、安阳等17家地市中心支局通过快递邮寄、网上传送等线上工具办理业务,做到及时审核、快速办理,确保了特殊时期外汇窗口正常对外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全辖共办理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业务46笔、金额8.69亿美元,涉及外债、境外放款和跨境担保等业务。
便利化政策落细落实
外汇局河南省分局持续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改革,推进全口径跨境融资,将企业外债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提高至1.25,进一步拓展企业跨境融资空间;取消资本项目开户限制;取消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境内股权投资、境内资产变现账户资金结汇使用等限制;支持和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使用资本金及利润进行境内再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凭支付命令函直接在银行办理资本项目的收入支付等,提升企业资金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脚底成本”。推广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鼓励和支持涉外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兰考普惠金融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精准跟进服务实体经济活动,让党中央、国务院稳企业保就业一系列政策深入人心、温暖企业。截至9月末,全省新增外债签约额46.34亿美元,实际提款流入23.63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4.29%。其中,累计为外资企业办理跨境融资28笔,签约金额2.53亿美元,实际提款2.10亿美元。指导金融机构为辖内外贸、外资企业纾困、授信、放贷约121.6亿元人民币。
“几家抬”帮扶协同发力
外汇局河南省分局准确把握稳企业保就业要求,推动落实“几家抬”举措,与多部门同频共振、协同发力,为涉外企业奖补减费、减税降本等开绿灯;通力配合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组安排部署,主动对接市场主体特别帮扶行动、“百千万”行动和“861”暖春行动,引导督促金融机构对名录库662家涉外企业精准画像、量体裁衣,无缝对接企业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同时,持续提高信用贷、续贷、中长期贷款比重,做到“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应降尽降”。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持续下行,企业融资获得感满意度增强,9月份,全省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回落0.67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中型、小微、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全面回落,同比分别下降0.31个、0.61个、0.99个和1.51个百分点。
创建自贸区金融服务平台
外汇局河南省分局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进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向总局申请落地跨境金融区块链试点,为辖区跨境融资便利化夯实了基础、提供了商机;探索“区块链+跨境融资”模式,通过运用“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双向应用场景,解决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物流凭证真实性审核和重复使用等难题;指导督促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落实便利化措施,确保政策传导的直达性、普惠性、精准性,为特殊监管区域提档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已批准通过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两家机构为河南省辖内试点银行,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试点企业。全省有23家银行申请区块链平台资格,已通过该平台为36家外贸企业(中小企业占比超90%)办理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业务58笔,累计办理融资7000余万美元。截至9月末,全省自贸区银行为名单内优质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业务203笔、金额13.5亿元,有效解决了涉外企业跨境投融资难题。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