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金融活水润“三农”

2020-11-26 10:34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小雪”时节,辽宁省昌图县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飞扬的雪花落入泥土,很快为广袤的黑土地披上一层薄薄的白纱。“瑞雪兆丰年,来年又会是个丰收年!” 全国人大代表、亮中桥镇丰满源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吴艳良的心情显得格外好,他兴奋地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这份自信不仅来自冬雪带来的好兆头,更来自今年开春涉农金融给农民合作社的信贷支持。

吴艳良负责的丰满源农民合作社今年的种植规模接近3000亩,其中流转土地2300亩。春耕播种期间,新包来的土地需要支付流转费用,手里的十几台大型农机具需要立即检修,还要支付农机手们的工钱,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更需要一大笔钱,手里的钱不够了,可农时不能违,怎么办?是金融机构的500万元贷款及时投放,才使3000亩农地及时抢墒下种,确保了苗齐苗全,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在昌图县,成规模种植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在一起有5000多家,像吴艳良这样种植规模过千亩的种植合作社有数十家。谈到农业信贷对他们规模种植大户的支持,《金融时报》记者走访的多家合作社负责人几乎异口同声:“是银行的贷款帮助我们庄稼人增产增收。”

“几家抬”成为金融支农贷新时尚

“昌图农信社贷给我们合作社200万元,昌图民祥村镇银行又贷给我们500万元。”吴艳良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昌图县,像丰满源农民合作社这样一家经营主体得到两家以上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不在少数,如昌图县宝力镇的信德农民合作社,既从农村信用社得到过贷款,也从邮政储蓄银行得到贷款;昌图县老城镇的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既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也得到了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支持,最近农业银行昌图县支行还给他们授信150万元。“几家抬”已经成为昌图县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新时尚。“这种情形在过去是没有的,在一家银行贷过款的农业经营主体,不可能在另一家银行再贷到款。”吴艳良兴致勃勃地对《金融时报》记者说,“现在金融支持农业的政策又多又好啊。”

“两权”抵押贷款凿开了规模种植的“金渠”

在农业大县昌图,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起步阶段给予大力支持的信贷方式,首推“两权”抵押贷款中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以下简称“农地抵押贷款”)。昌图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从2011年尝试开发这种贷款品种,为2015年全国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提供了宝贵的先行先试经验。昌图县的农地抵押贷款余额常年保持在2亿元以上,在辽宁省七个试点县中名列前茅。开办农地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由农信社一家机构扩展到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机构。自2011年该县农地抵押贷款开办以来,累计投放贷款2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种植大户转包土地,开展农业规模经营。今年以来,昌图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60多万亩,占全县农地面积的54%,占全县农村承包土地总面积的78%。种植业的规模经营,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种植效益。

单以玉米秋收为例,昌图县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算了一笔账,“人工扒1公顷苞米需1500元,割玉米秸秆需900元,运费还需600元,而合作社用机械收割把净玉米送到家里,1公顷才需1050元,直接节省1950元。”正常年景,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种植比普通农户分散种植的每亩地的产量要高出80多公斤,加上集中购买种肥、集中使用大农机耕作的成本节约和集中销售粮食的价格优势因素,规模种植玉米比普通农户的分散种植每亩增加收入至少在150元以上。“可别小瞧这150元钱,昌图县260万亩流转的耕地,其规模种植比之前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能增加农民收入4亿多元。这里面,农地抵押贷款功不可没。”盛铁雍说。

农地抵押贷款推动种植业规模经营,为农民增加的收入可不止种植业这一块。一大部分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的农民还能拿到分红,而且有时间出去打工赚钱,一举三得。据介绍,昌图县亮中桥镇有3个小组的120户农民加入了丰满源农民合作社,年初领到了土地钱,年底还按每亩200元的标准从合作社领到了分红。亮中桥镇农民孙国军一家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不仅年底得到了分红,他本人还留在合作社工作,一年能挣到4万多元,日子明显好起来了。吴艳良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丰满源农民合作社,像孙国军这样的员工有12名,每一名员工都因为加入了合作社实现年增收四五万元以上。”

惠农贷款破解融资难题助力打造农业产业链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阻挡昌图县的农业生产。为了支持复工复产,人民银行于2月26日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人民银行昌图县支行及时传导贯彻总行“增量、降价、扩面”的惠农信贷政策,通过向昌图民祥村镇银行投放5680万元,使2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涉农小微企业的贷款利息降到了4.35%。而且,辽宁省政府还对获得再贷款支持的23家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给予贷款额度1%的财政贴息,进一步降低其融资成本。

昌图县9家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20多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80%,金融对农资生产和经营企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为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延长和加固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铁岭市鼎峰粮油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注册资本650万元,主要经营大米杂粮等销售,其关联企业辽宁鼎峰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水稻近3000亩,邮政储蓄银行昌图县支行近5年累计为该企业发放贷款570万元,支持其承包土地。目前,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厂区面积3.33万平方米,车间、库房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日产120吨免淘大米生产线,年销售大米5000吨的远近闻名的企业。再比如,辽宁阳宇肥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营场所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李中华既是企业法人代表,又是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邮政储蓄银行昌图县支行为其贷款500万元,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李中华负责的合作社已经发展到承包土地近4300亩,托管土地3000亩,农机总价值500万元,李中华也成为既生产化肥,又从事规模种植多种经营带头致富的典范。

多家金融机构把信贷支持目光瞄准了农业及其相关领域,有力地支持了昌图县农业机械化和种植业规模化,农业生产从人扛马拉,发展到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07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突破2.8万台,机械化整地29.6万公顷;生产模式从一家一户单干,发展到全县拥有52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69个家庭农场,规模化耕作突破12.8万公顷。全县粮食总产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9.61亿公斤,到2019年已达到28.48亿公斤,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昌图县连续12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1年还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单位,并于2015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9年,全县17个贫困村脱贫摘帽,昌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5万元,比上年增长了7.2%。金融支持着这个农业大县的乡村振兴步伐稳步迈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