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和15日,襄阳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和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相继办理了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分别签约登记了150万美元和3500万人民币的融资额度,标志着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政策在湖北正式落地。
2020年3月,外汇局湖北省分局获准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湖北自贸区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在不超过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湖北省是唯一一个获得试点资格的中西部省份。试点政策实施前,企业按净资产的一定比例借入外债;试点政策实施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获得最高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的借用外债额度,对试点区域内处于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意义重大,解决了试点政策实施前企业因净资产规模较小、全口径跨境融资额度难以满足资金需求的难题,有助于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借助境外市场融入低成本资金,满足其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发展需要。
为推进该项试点政策尽快在湖北落地落实,外汇局湖北省分局及时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引;制作通俗易懂的微展示宣传资料广泛宣传试点新政;摸清试点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情况及跨境融资意愿和需求;组织银行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和政策推介;针对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前期投入较高、净资产不足、缺乏稳定还款来源、难以获得银行授信的难点和堵点,推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银行、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等研究为小微企业增信的措施;督导银行制定试点政策推进方案,倒排时间表、及时跟进业务进展情况并解决困难,确保市场主体知晓并享受改革红利。
两家试点企业均表示,在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政策实施之前,由于企业净资产规模较小,全口径跨境融资额度难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试点政策实施后,企业成功搭建了从境外融入低成本资金的通道,帮助企业突破研发和市场拓展资金困境。
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政策在湖北落地,支持了创新型、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对试点区域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积极的跨境融资示范效应。下一步,外汇局湖北省分局将继续抓紧抓实抓细,积极推进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和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等各项政策的实施,不断提升湖北市场主体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