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广高速广昌段车流如织,一辆辆满载白莲、茶树菇的运输卡车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出发,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送往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
广昌县总人口仅有25万,其中5万余人深耕物流领域,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布局5000余家物流企业,年营业额近千亿元,打出了“广昌物流通天下”的名气。
“广昌物流人既带活了全国物流通道,也把家乡特产送向了全国。”广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苑婧说,“这背后,金融支持让广昌物流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近年来,广昌金融监管支局聚焦物流产业痛点,创新推出“‘白名单’机制+一站式服务+数字赋能”这一“三驾马车”服务模式,助力当地产业发展。截至2024年末,广昌县银行保险机构已为当地超七成物流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带动全县GDP增长4.1个百分点,税收增收1.35亿元。
“白名单”机制:精准滴灌解难题
广昌县物流企业多为小微企业,一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地企业的普遍痛点。
2024年,广昌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建立物流企业“白名单”机制,通过梳理资质资格、质量信誉考核和信用评价,筛选出127家守法诚信经营、市场前景良好的物流企业,纳入“白名单”。
据广昌金融监管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名单”企业可享受“一证通办”“容缺受理”等便利,银行机构根据名单提供专属金融服务。
例如,广昌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物流贷”,针对“白名单”企业实行“无抵押、低利率”的信用贷款,平均融资成本较市场低1.5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8月,发放贷款2.8亿元,惠及127家企业,其中小微企业占85%。
“过去申请贷款要等半个月,现在‘白名单’机制让我们3天就能拿到款。这笔资金解了我们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的燃眉之急。”广昌物流协会副会长陈建平说。
一站式服务:跑出金融加速度
“以前办运输许可证要跑好几趟,材料不全还得重来,现在一天就搞定,大大节省了成本。”广昌永问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一件事一次办”窗口办完手续后连连点赞。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广昌金融监管支局推动银行机构与政务部门协同,打造“物流金融服务”一站式平台。银行机构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物流金融专窗”,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交通运输、人社等部门业务,提供“一对一”服务,企业只需“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将企业开户流程压缩至两个工作日。
“我们不仅提供金融服务,还帮企业梳理融资需求,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当地银行“金融顾问团”驻点客户经理介绍。目前,广昌县“物流金融服务”一站式平台已覆盖全县所有物流企业,累计服务企业386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86%。
“数字赋能”:降本增效促发展
“以前物流信息不透明,我们找车、配货得打一整天电话。”广昌县物流企业主饶英跃表示,现在有了银行机构与物流企业共建的“互联网+第四方物流”平台,调度车辆方便很多。
同时,广昌金融监管支局指导保险机构通过“物联网+风控”降低运营成本,在物流园区安装智能消防设备,火灾事故率下降60%,保费支出减少15%。“数字平台让我们能实时掌握货物位置,还能实时监控电气火灾隐患,事故少了,客户满意度高了,我们还能通过平台获得融资,真是一举多得。”一家物流企业的负责人感慨道。
目前,广昌物流行业数字化覆盖率达75%,物流企业平均运营成本下降8%。
广昌金融监管支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深化“金融+物流+数字”融合,探索建立物流产业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为县域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广昌经验”。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