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银行“沉下去” 服务“提上来”

2025-11-17 11:2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在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的沃野上,安徽省宿松县的小微企业主们正感受着金融带来的暖意。

当黄雀畈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雀畈公司”)负责人为产业转型资金一筹莫展之际,宿松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专员带着量身定制的“稻虾产业贷”敲开了他的门。土地经营权被盘活成千万信贷资本,利率还比常规涉农贷款低150个基点。资金活水注入,稻虾连作生机勃发,数千农户就业增收之路随之拓宽。

这仅是宿松县107名金融服务专员奔走阡陌、穿行车间的一个缩影。在国家持续加码普惠金融政策的东风下,宿松金融监管支局以“四新”工程为引领,组织银行机构选优金融服务专员,积极发挥“排头兵”“主攻手”作用,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小微企业生长的根系。

实践背后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与自下而上的创新探索间的深度耦合,更是金融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滴灌渗透”的必然选择。

专员沉下去,服务“活”起来

“我们鼓励金融服务专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将网格化精细化服务落到实处,做企业身边的‘金融管家’。”宿松金融监管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叶保坦言,传统银企对接模式中“信息不对称、需求不匹配、服务不持续”三大痛点长期存在,为解决这一症结,支局将监管引领的“四新”工程具象化为107名专员构成的“流动银行”——他们肩负融资服务员、政策宣传员、发展参谋员、信息搜集员“四员一体”的使命,深度融入宿松经济肌理。

与走马观花式的走访不同,这支队伍通过“属地网格化+双轨式对接”形成服务闭环。“一企业、一专员、全覆盖”,响应式对接和包联式对接协同,既实现对1406户企业的需求即时响应,又通过对1130户企业包联服务建立长期跟踪机制。

安徽尚鼎建材有限公司的经营转好印证了这种深度服务的价值。彼时,这家生产预拌混凝土、新型建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产品销售渠道相对较窄、供大于求,生产经营困顿。宿松金融监管支局协调宿松农商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员利用银行客户资源为其对接下游客户,企业生产困局迅速转为发展新局。这种“嵌入式服务”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重抵押、轻经营”的桎梏,将金融支持前置到企业成长的关键节点。

深层次看,这一改革暗合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当市场化加速推进,金融服务同样需要向精细化转型。专员队伍的建立,实则是将“精准施策”的宏观要求转化为“一人一企一事”的具体实践。从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到地方产业升级诉求,专员制度成为关键转化器,让宏观政策的阳光穿透基层执行的“玻璃门”。

土地经营权抵押:创新与风险的博弈样本

宿松坐拥长江馈赠的沃土,稻虾共作是其现代农业的金字招牌。黄雀畈公司手握7个村的5680亩流转土地,产业升级却卡在资金与抵押物上。

“湿地资源宝贵,转型箭在弦上,但标准化抵押物缺失让我们举步维艰。”公司负责人的焦虑,折射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共性困境——如何将“沉睡资产”转化为“流动资本”?

宿松农商银行的破题之道颇具启示,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发放期限3年的“稻虾产业贷”1000万元。看似简单的产品创新,实则暗含多重考量:经营权价值评估如何避免“一地一价”的随意性?流转期限与贷款周期怎样匹配?风险处置时经营权能否顺利变现?

对此,该行统筹考虑借款人信用状况、融资需求与偿还能力、承包土地经营权价值及流转方式等因素,合理自主确定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抵押率和实际贷款额度。鼓励对诚实守信、有财政贴息或农业保险等增信手段支持的借款人,适当提高贷款抵押率。原则上,抵押率最高不超过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评估价值60%。同时,将贷款期限严格限定在土地承包剩余年限内,每年参照同类土地流转价格对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价值进行重估。已抵押的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价值不足以覆盖贷款剩余本息时,通过增加抵押物等方式补足差额。

这背后是安徽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缩影。自2016年开始全省推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以来,创新不断涌现。但黄雀畈公司贷款成功的特殊性在于,它将政策红利与地域产业特色深度绑定——稻虾产业链的规模化需求,倒逼金融机构突破传统抵押物边界;而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定位,又要求信贷投放必须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这种多维平衡的实践,为农业领域金融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船舶制造链突围:产业升级的金融加速度

船舶制造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其“高成本、低周转”的特点使得企业需承担较长时期的资金压力。“船舶制造成本主要由原材料、设备和人工构成。一方面,由于涉及大量高端设备和特殊材料,如自动化控制系统、绿色能源技术、复合材料,整体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周期长、资金占用大。从订单签订到交付通常需要2-3年,大型或特种船舶周期可能超过5年。建造一艘船舶需投入数十亿元资金,且资金回笼慢,贷款对稳定生产非常关键。”安徽中兴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船舶”)总经理张亮说。

当中兴船舶因缺乏担保被挡在融资门外时,宿松农商银行的“金农·船建贷”创新揭示了一个深层逻辑:产业升级的瓶颈往往需要金融工具的重构来打破。

“传统信贷模式下,单个船舶企业的订单碎片化、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导致其与银行风险控制要求难以契合。”宿松农商银行副行长刘伟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单纯依靠原有信贷产品,无法完成适配这条产业链的融资需求,所以我们整合复兴、洲头、汇口三家支行的金融资源,组建金融服务专员队伍开展深入调研,根据企业资质和金融需求设计专属信贷产品。”

金融服务专员队伍的深度介入,使银行得以穿透产业链条——通过跟踪原材料采购、在建船舶订单、下游船东回款等全流程数据,创新出以在建船舶为抵押物的融资模式,推出“金农·船建贷”“船舶抵押贷”等新型产品,近两年累计为船舶制造产业链企业授信金额超3亿元。

这种“以小撬大”的金融设计使地方特色产业的升级获得了加速度。不仅让中兴船舶获得5000万元信贷资金,更带动全县船舶制造产业加快了向采用纯电和天然气双燃料驱动的绿色智能转型脚步。县内船舶建造订单源源不断,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间接拉动当地钢材、机械设备、消费等行业经济近亿元,有效推动当地实体经济良好发展。

据悉,目前宿松县船舶产业涉及的钢材采购、设备租赁、技术工人培训等环节,已被拆解为不同的信贷支持场景,最终形成3亿元授信规模的集群效应。

当小微金融面临“不敢贷、不会贷”的普遍难题时,专员制度为何能在基层落地生根?究其根本,这是一场基层金融治理方式的系统性变革。

金融监管部门的角色从“守门人”转向“架桥者”,通过激励机制重塑银行行为逻辑——将服务纳入监管评价体系,推动银行从被动完成指标转向主动培育客户。而银行的创新动能,则来自对“政务数据+产业数据”的融合应用:智慧走访系统整合企业纳税、用电、用工等信息,使“精准画像”取代过去的“经验判断”。这种“监管搭台、科技赋能、银行唱戏”的协同机制,正是破解普惠金融难题的关键钥匙。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