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10月理财规模增量有望超万亿

2025-10-24 10:5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9月银行理财规模出现季节性下降,从不同机构的监测数据来看,9月末理财存续规模在32万亿元左右,较上月末下降约1万亿元。多方分析均指出,尽管三季度股市走出牛市行情,“股债跷跷板”效应之下债市有所回撤,但银行理财并未出现大幅波动,季节性下降是正常情况,意味着理财资金并未过多流向权益市场。

展望10月,随着季末考核收官、双节长假结束,市场流动性压力缓解,资金回流理财市场的概率较高,理财规模或迎来快速修复。据中信证券预测,10月银行理财规模增量有望达到1万亿元以上。

9月规律性调整

每年9月,受季末回表、假期持现需求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资金会暂时流出理财市场,银行理财规模通常出现临时性回撤。

中信证券测算的结果显示,今年9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下降8500亿元至32.11万亿元,主要源于季末支援母行考核的季节性回撤,叠加国庆长假前投资者持现需求上升、权益市场分流资金等短期因素。这一回撤规模高于2018年至2024年每年9月的回撤均值(约0.66万亿元),但低于2023年至2024年每年9月的回撤规模均值(约1.1万亿元)。

据华源证券测算,截至今年9月末,银行理财规模合计31.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万亿元,较上月末下降1.0万亿元。逐月回顾2025年理财规模变化,1月理财规模增量0.17万亿元,2月增量0.13万亿元,3月则下降1.11万亿元,4月增加2.20万亿元,5月增加0.19万亿元,6月下降0.86万亿元,7月增加2.0万亿元,8月增加0.25万亿元,9月下降1.0万亿元。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季度,股市出现大幅上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证指数报收3882.78点,上涨12.73%;深证成指报收13526.51点,上涨29.25%;创业板指报收3238.16点,上涨50.4%。7至9月,A股总成交金额139.24万亿元,前三季度共301.92万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成交金额257.28万亿元,刷新A股新纪录。

对比来看,“股债跷跷板”效应之下,三季度债市呈现调整姿态,但这并未显著引发理财资金流出。据华源证券统计,2025年三季度理财规模合计增量达1.25万亿元,高于2022年至2024年的同期增量。

不同于过往几轮牛市,在这一轮权益市场的行情中,资金从以固收类产品为主的银行理财转向权益资产的迹象相对不明显。对此,中信证券研报分析,银行理财得益于此前收盘价估值和平滑信托机制积累的浮盈仍存,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债市的波动,对银行负债端并未造成影响,此次理财规模回撤主要是流入银行表内,普通居民亦没有发生大规模从理财提取资金转向股市的情况,股市增量资金主要是私人银行客户,因此无需对债市过于担忧,银行理财规模回撤仅是季节性扰动,10月初预计将全线修复。

展望10月,随着季末考核收官、双节长假结束,市场流动性压力缓解,资金回流理财市场的概率较高,理财规模或迎来快速修复。Wind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10月份理财规模平均环比增量为8000亿元,平均环比增幅为3.19%。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考虑到超额储蓄期间存入的定期存款进入大规模到期阶段,叠加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配置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推动理财规模实现更高幅度回升,10月银行理财规模增量有望达到1万亿元以上。低利率时期,纯固收产品潜在收益不断降低,“固收+”产品在获取超额收益率方面优势明显。“固收+”产品未来仍会持续增长,成为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发力点,全年“固收+”产品规模增长有望突破1.4万亿元。预计全年整体理财规模有望达到33.5万亿元以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