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金融租赁强化绿色领域布局

2025-10-14 11:3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在“双碳”目标纵深推进与绿色金融政策持续完善的背景下,金融租赁行业凭借“融资+融物”的独特优势,积极切入绿色赛道,成为衔接绿色产业与金融资源的重要纽带。在监管部门多项政策引导下,金融租赁公司不断强化绿色领域布局,以设备租赁为依托,精准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重大项目,不仅缓解绿色项目融资瓶颈,还通过资产融通与管理,走出特色鲜明的绿色金融服务路径。

“融物”特性破解绿色项目痛点

绿色产业项目普遍面临“重资产、长周期、技术迭代快”难题,金融租赁凭借“以物融资”优势,通过多元产品与模式创新,成为绿色金融领域的“差异化供给者”。

在重资产设备融资领域,行业探索出直租、回租、经营性租赁等适配模式。据中信金租绿色租赁部某负责人介绍,针对大型风机、光伏组件等设备,中信金租以直租模式按项目进度分阶段放款,某10万千瓦风电项目中,企业无需一次性支付数亿元设备款,仅需按季度付租,与电费结算周期精准匹配,减少40%资金占用;通过回租模式为新疆某水电集团盘活水电站资产融资扩容;针对储能设备3-5年技术迭代周期,推出5年以上经营性租赁,到期可续租、退还或置换,降低技术过时风险。

民生金租的实践则聚焦绿色船舶领域,民生金租党委书记、总裁孔祥歌以某化工项目为例介绍:“我们创新设计‘四方经营租赁架构’,将使用方(化工厂)、船厂、船舶管理方与租赁公司紧密连接——既缓解了化工厂购置LNG动力、甲醇动力等绿色船舶的资金压力,又为船厂的绿色船型研发提供了订单支持,还帮助管理方拓展了船型管理业务,最终实现四方共赢,这正是租赁‘融物’属性在绿色领域的独特价值。”

面对普惠绿色领域“点多面广、管理难”的痛点,行业也积极突破创新。“我们公司首创户用光伏‘项目公司基金模式’,联合集团内基金公司将分散项目纳入基金管理,既隔离小业主股东风险,又实现海量项目一体化管控,为基金公司带来超20年稳定管理费收益,同时提升农民收益与属地运维效率。”中信金租某负责人说。

民生金租则聚焦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通过“绿色车辆租赁”支持新能源商用车、工程机械购置,替换传统高耗能车辆。“普惠群体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金融向善的重点服务对象。”孔祥歌表示,通过绿色车辆租赁业务,不仅帮助承租人降低了租赁物更新成本,还推动传统高能耗、高排放、高噪声车辆退出市场,让普惠群体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数字化驱动绿色资产全周期管理

随着绿色项目规模扩大、业态多元,金融租赁行业积极以数字化与物联网技术赋能,实现绿色资产“管得住、管得好”。

据中信金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数字化管控体系建设方面,中信金租形成了“业务系统+监控系统”双轮驱动的管理模式。具体而言,该公司的业务系统实现了从进件、签约、放款到租后管理的全流程电子化,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资产监控系统则依托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电站发电数据,每月对低效电站发出预警、对合作机构进行发电效率排名,并精准识别收费异常。

在风险评估与资产价值管理方面,技术的深入应用让精准化管理成为现实。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中信金租实时监测光伏电站和风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利用区块链技术对设备维护记录进行存证,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构建起“技术—场景—政策”绿色资产识别标准,量化设备的能效和排放阈值。此外,中信金融还引入气候情景压力测试,模拟极端天气对项目收益的影响,动态调整折现率,进一步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民生金租亦加快数字化转型。“以绿色车辆业务为例,我们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模型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提升审批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实时监控租赁物位置与使用状态,既保障了资产安全,又能及时发现客户经营异常,为业务稳健增长提供技术支撑。”孔祥歌说。他认为,数字化不仅是“提效工具”,还是“风控利器”,尤其在绿色项目周期长、风险隐蔽的特点下,只有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全流程穿透式管理,才能让绿色业务“做得稳、走得远”。孔祥歌表示,绿色项目的风险评估不能套用传统标准,比如新能源车辆的残值评估、绿色船舶的技术迭代风险,都需要结合行业特性设计模型,而数字化让这些“个性化”评估变得可落地、可复制。

以差异化筑牢绿色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租赁行业深耕绿色金融,并非“单打独斗”,而是通过内外部协同整合资源,形成服务合力,构建绿色金融闭环。

内部协同上,依托集团优势实现“融融协同”是关键路径。民生金租作为民生银行集团综合化经营重要一环,与母行推进一体化协同,互补支持绿色租赁发展,坚持“做真租赁”;中信金租依托中信集团“一个中信、一个客户”优势,联动集团内银行、证券、信托等牌照,提供“融资+融物+顾问”综合服务。

外部协同上,行业积极联动多方构建绿色生态。中信金租与设备供应商共建技术标准以降低故障率,联合保险公司推出项目巨灾保险对冲气候风险,还对接电网公司、运维企业,确保户用光伏项目电费结算、设备运维顺畅,让绿色业务链条“环环相扣、稳定运转”。

孔祥歌表示,当前,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租赁行业转型的重要赛道,但也面临“资产荒”加剧、同业竞争内卷挑战。在此背景下,行业需聚焦“差异化”与“高质量”发展。

从头部机构实践看,差异化竞争力源于三方面:一是深化专业能力,如民生金租深耕绿色船舶、车辆领域,中信金租专注清洁能源体系,通过聚焦特定领域形成技术与经验壁垒;二是持续模式创新,围绕氢能、新型储能等绿色产业新需求探索新产品,针对不同客群设计定制方案;三是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发挥数字化与物联网在资产管控、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提升运营效率与风控能力。

当前,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租赁行业转型的关键方向。随着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健全,行业正从战略定位、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等多维度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持续提升绿色资产质量与服务效能。未来,伴随绿色产业潜力释放与政策红利持续落地,金融租赁有望进一步发挥功能特色,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更可持续的金融动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