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扩栏缺资金,愁得几夜睡不着。现在有了金融政策托底,贷款很快到账,这些头小牛的饲料钱总算有了着落。”在山东省阳信县肉牛养殖园区,养殖户常洪慢指着手机里刚到账的贷款短信,语气里满是轻快。在阳信县,像常洪慢这样靠金融支持把肉牛养殖产业做红火的农户还有很多。
作为当地特色支柱产业,肉牛产业集群的壮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阳信金融监管支局以深入实施“四新”工程为引领,锚定产业发展需求,以“政策筑基、产品适配、服务提效”三项举措,让金融动能持续注入肉牛养殖的全链条。
政策筑基,给足发展底气
“多亏了‘润苗行动’,我们的扩建计划才没卡壳。”阳信伊森清真肉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信伊森”)负责人感慨道。该公司想扩大养殖规模,却因资金周转犯了难。恰逢阳信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县发展和改革局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后迅速响应,经深入对接评估,为阳信伊森匹配了政府贴息的“创业担保贷”,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成功发放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截至2025年6月,“润苗行动”累计走访企业7804家,授信超75亿元,发放贷款近55亿元,其中43.9亿元精准投向肉牛等特色产业,为产业发展筑牢了资金“压舱石”。
产品适配,精准对接需求
“‘肉牛养殖产业链贷’真是及时雨。从买牛犊到出栏,全流程都能贷,利率还低。”养殖大户马宗云算起了账,“今年贷了300万元,不仅添了优质牛犊,还建了智能料仓,出栏时间能提前10天,利润至少增两成。”
阳信金融监管支局相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介绍,针对肉牛产业各环节需求,该支局引导金融机构靶向发力。目前围绕产业链养殖环节有“肉牛养殖产业链贷”“养殖园区贷”;加工贸易端有“鲁贸贷”“鲁科贷”助力升级;“鲁担惠农贷”则覆盖全周期,形成了一套量身定制的信贷服务体系,让每个环节的资金需求都能得到精准满足。
服务提效,织密协同网络
“银企对接会开到了养殖场门口,行长带着客户经理来给我们讲政策、算利息,当场就敲定了贷款。”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起今年的专场对接会,仍难掩激动。为深化银企联动,阳信金融监管支局依托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组织3场肉牛行业专场对接会,签约金额超30亿元;开展4次“行长进牛企”活动,37家企业由此获得8.44亿元贷款支持。现在,当地肉牛产业相关主体年均收入增长15%,金融服务的“加速度”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从养殖场里的“哞哞”牛叫,到加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再到冷链车上的新鲜牛肉,阳信县的肉牛产业正沿着“政策+金融+产业”的路径稳步前行。阳信金融监管支局的“三管齐下”,不仅让金融活水浸润了肉牛产业链的每一个角落,还让“阳信肉牛”的招牌越擦越亮。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