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三个“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

2025-09-23 11:1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答《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问时指出,“十四五”期间,国家外汇局通过三个“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外汇营商环境,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助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朱鹤新介绍,深入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三个“进一步提升”包括:贸易外汇收支效率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银行外汇展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贸易外汇收支效率方面,朱鹤新介绍,国家外汇局推进贸易收支便利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改革落地见效,“十四五”以来办理相关业务近4.6万亿美元。针对贸易新业态“小额、高频、电子化”的特点,支持银行支付机构自动批量审核电子订单,为跨境电商等提供更加便利的外汇结算,“十四五”以来办理业务已超过56亿笔。

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方面,朱鹤新表示,国家外汇局推进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十四五”以来办理相关业务近3000亿美元。升级推广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提升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额度。丰富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累计协助办理企业近16万家,付汇已超过2.4万亿美元,获得融资超4300亿美元,其中七成为中小企业。

“近期我们推出了涵盖跨境投资、融资以及资本项目收付等9条一揽子便利化政策,后续将加强政策跟踪问效,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他进一步指出。

在银行外汇展业能力方面,国家外汇局指导银行在“了解客户”和“尽职审查”基础上,从事前“单单审”“逐笔核”,向事中差异化审核、事后强化风险监测转变,通过机制改革、流程再造和科技赋能,更好统筹促便利和防风险。

“目前,外汇展业改革试点银行已纳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优质客户超过2.3万家,累计办理业务5000多亿美元。”朱鹤新介绍。

外汇市场活力、韧性均在增强

“十四五”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元因素交织,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在朱鹤新看来,我国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水平开放,目前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不论是活力还是韧性都在增强。

“跨境收支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涉外经济的活跃度。”朱鹤新指出,2024年,我国跨境收支规模为14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年均增长速度“十四五”比“十三五”时期提高8个百分点。今年前8个月,我国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0%,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持续活跃。

目前,外汇市场功能更加完备,市场深度也在拓展。朱鹤新介绍,从交易规模看,2024年交易量为41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即期和衍生品交易同步增长,外汇市场有足够的容量承接各类交易,为高效配置外汇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从参与主体看,截至今年6月末,已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到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其中包含了296家外资机构。

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进一步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已经由2020年的17%上升到30%左右,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占比由16%上升到近30%,外汇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朱鹤新表示,近年来面对高波动的国际市场环境,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人民币汇率在主要货币中的表现比较稳健。

展望未来,朱鹤新明确,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这奠定了国际收支自主平衡格局的稳定。同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管理更加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将为“十五五”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