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看,上半年中国银行财务效益稳中有进,资产负债稳健增长,客户基础增量提质,风险防控扎实有效。”8月29日,中行副董事长、行长张辉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如是说。
张辉谈到,上半年,中行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进一步加大“稳外贸”金融供给,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量超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51%,国际贸易结算业务规模保持市场领先。主动服务外贸新业态,制定支持跨境贸易便利化服务方案,跨境电商总交易额同比增长42.10%。
经营运行稳中向好
中报显示,中行实现营业收入3294.18亿元,同比增长3.61%,其中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9.17%;实现税后利润1261.38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同比保持平稳且变动趋势较一季度改善;净息差1.26%,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70%,净资产收益率(ROE)9.11%,成本收入比25.11%。截至上半年末,中行总资产36.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3%。
“6月,我行顺利完成资本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从过往经验来看,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具有‘杠杆效应’,每增加1元核心资本注入,可撬动数倍资金的投放规模。”中行副行长杨军表示。
张辉介绍,近年来中行持续加大海外资源投入,机构布局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中行结合内外部形势,持续优化境外机构“一行一策”战略规划,不断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境外机构税前利润贡献度达到29.76%,同比提升2.12个百分点,是财务效益稳健增长的有力支撑。
资产质量方面,“2025年以来,中行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的主动管理,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清收处置质效,上半年风险管控取得较好成效,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7.39%。”中行副行长武剑表示。
持续优化金融供给
中行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截至6月末,境内机构人民币贷款较年初增加1.41万亿元,增长7.72%。设备更新贷款余额超900亿元,投向制造业的贷款比上年末增长12.99%,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22.92%。
“中行一直以来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靠前落实提振消费系列政策部署,第一时间出台行动方案、细化落实举措,从供需两侧扩大消费领域金融服务供给,多措并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全方位助力提振消费。”中行副行长蔡钊介绍。
据介绍,该行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印发《中行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工作措施》,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业务规模与服务客群实现扩面增量,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42%。
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方面,中行抢抓人工智能、科技型企业并购等市场机遇,创新“算力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截至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授信户数16.11万户。
绿色金融方面,中行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比上年末同口径增长16.95%。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中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6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3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突破172万户,较年初增长15.58%。
养老金融方面,该行持续打造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发行“中银·中铁银通社保卡”,实现社保、金融、交通和高铁四网融合。
数字金融方面,该行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力提速,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强化交易集约、提升服务效能。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同比增长8.59%。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