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是产粮大县,当地收粮大户夏正洪想在今年“三夏”前扩大经营规模,却因资金短缺犯了难。建设银行灌云支行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时了解到他的困境后,针对性地为他推荐了由省级农担公司提供担保、免抵押、线上申请的“苏农云贷”。审批流程过后,200万元信用贷款很快到账。
“这笔贷款真是我今年夏收的‘及时雨’。”夏正洪说。该笔资金不但解决了收购方的资金难题,还保障了农户售粮资金及时回笼,让农业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能顺畅过“三夏”。
现代农业已脱离“种植+收获”的传统模式,种出来的粮食要储存好、卖出去。为此,规模化运营就成为可行的解题方案,农户们也因此面临更大的资金需求。
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聚焦乡村振兴,全面铺开“三夏”金融服务网络,灵活发挥银担模式在农业企业融资方面的实际应用,共同打造“党建+”服务模式,以银担合作联动社会多方力量补足农企资金缺口,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保障粮食大户资金链
由于“三夏”生产的季节性、集中性特点,粮农、粮食收购企业等主体资金需求呈现“短、频、急”的特征。为此,建设银行连云港分行与江苏农担连云港分公司联动,共同打造“党建+”服务模式,以银担合作的方式协同下乡走访了解农户需求,为他们解决资金难题。
跟夏正洪一样受益的农户、农企还有很多。截至2025年5月,建设银行连云港分行为超30户粮食购销企业提供1500万元贷款,江苏农担公司担保80%,江苏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提供50%担保补贴。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苏北平原气候适宜、地理环境优渥,是优质稻米产区。但稻米产业生产周期长、资产确权难,在实际经营中常面临融资难题,发展受限。为此,建设银行徐州分行积极探索金融赋能农业产业链的新模式,联合江苏农担徐州分公司创新服务模式,破解农企资金困境。
江苏省徐州市稻米产业兴旺,收储户众多,收购旺季需要大量收购、仓储,资金缺口大。建设银行徐州分行组建专项攻坚小组,联合农担公司,面向42家收储户展开深度调研,在切实了解资金需求后,创新构建“龙头企业+上游客户+农担增信”的链式金融服务模式,打通金融支持农业的“最后一公里”。
在银担合作的基础上,新沂市湖滨米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作为稻米产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署产销协议,提供种子、技术和保底收购服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新模式推广过程中,建设银行徐州分行纵向建立“市分行—支行—网点”三级联动,横向打通“公司部—普惠部—乡金部”壁垒,斜向联动农担公司、农业农村局、企业等,在13个乡镇开展45场流动培训,实地走访为农户解读政策、讲解担保流程。该分行业务团队还在粮食交易市场,利用装卸间隙与农户交流并现场办理手续,提升农户对该模式的认知和接受度。
政银担企多方协同,截至2025年3月末,建设银行徐州分行已累计向69户粮食收储户投放贷款4385万元,覆盖稻米种植面积超5万亩。“申请‘苏农云贷’后,两天就获批100万元信用贷款,顺利完成秋粮收购并扩大了仓储规模。”徐州市新沂市马陵山镇一农户说。
纾解养殖企业急忧困局
江苏是水产养殖大省,“三夏”不仅是种植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水产养殖业苗种投放、饲料储备、设备升级的重要时段。建设银行扬州分行立足区域发展特性,组织团队深入水产养殖集中区域开展“三夏”金融需求大走访,为养殖户建立“一户一档”金融服务台账,同时积极联合当地农业农村局开展集中推介会,与养殖户面对面交流。
推介会上,建设银行扬州分行与扬州茂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据了解,该公司专业养殖白玉蟹,2020年成立至今已成长为拥有2000多亩养殖水面的大型水产养殖企业,是当地知名的龙头企业。在“三夏”生产的关键期,该公司计划加大投入力度,投放鱼苗、采买饲料,但自身资金无法满足其生产规划。
为帮助该公司抓住时机,建设银行扬州分行结合企业资金需求和行内农户信贷支持产品,引入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信用评估,确认扬州茂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符合支持条件,最终达成合作,为该公司发放贷款200万元。
三方合作不仅是金融助力农企破解资金难题的实践,也是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与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携手保障粮食安全的成功范例。今年以来,该分行通过与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为100多个农户提供资金支持5000万元。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在各地构建“银行+担保”的风险共担机制,未来将继续加强银企合作,实现政银担企多方共赢,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