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

2025-08-27 11:13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广泛深度融合,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到2027年我国将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此,要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

聚焦“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意见》明确,加快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科研范式,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工程实现、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发展,加速“从1到N”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

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意见》要求,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在软件、信息、金融、商务、法律、交通、物流、商贸等领域,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广泛应用。

针对“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意见》提出,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认知和情感消费等服务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

对于“人工智能+”民生福祉,《意见》明确,要培育发展智能代理等创新型工作形态,推动在劳动力紧缺、环境高危等岗位应用。同时,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就业风险评估,引导创新资源向创造就业潜力大的方向倾斜,减少对就业的冲击。鼓励和支持全民积极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技术。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织密人际关系、精神慰藉陪伴、养老托育助残、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拓展人工智能在“好房子”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离不开技术、数据、资金、政策等多方面支持、保障。《意见》明确,将健全国有资本投资人工智能领域考核评价和风险监管等制度。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完善风险分担和投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府采购等政策作用。完善适配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推动公共财政资助项目形成的版权内容依法合规开放。鼓励探索基于价值贡献度的数据成本补偿、收益分成等方式,加强数据供给激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转化与协同应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