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转,学防非!您瞧,‘高额回报是陷阱’这一条可要记牢咯!”在中国银行三明三元支行防非驿站,工作人员正引导市民转动“防非知识大转盘”。刚赢了奖品的张小兰笑得合不拢嘴:“这种‘土法子’有意思!边玩边学,以后谁再忽悠我‘高息理财’,我立马拉黑他!”
这样热气腾腾的场景,正是三明金融监管分局用“土味”创意激活防非宣传的生动缩影。当传统金融知识宣传遭遇“入耳不入心”的困境,三明选择俯身接地气——将方言俚语、地方文化甚至快递外卖变成宣传载体,让防非知识如春雨般渗入市井巷陌。
从单点发力到全域共振
走进兴业银行三明分行的地下停车场,一场“停车间隙防非课”悄然上演。
“‘保本高息’是骗局,‘一夜暴富’是陷阱!”蓝底白字的警示牌矗立在车位旁,车主林明扫码挪车时忍不住驻足:“取个车的工夫,就被这标语戳中了——上周还真有人拉我投‘养老项目’,现在想想后背发凉!”
这些看似零散的宣传点,背后是一张精密织就的防非网络。三明金融监管分局创新推出“五个一”工作法——建一批驿站、组一支队伍、制一套物料、创一种形式、树一个品牌。
“我们推动防非宣传从金融机构‘单打独斗’,升级为政府、社区、企业全域联动。”三明金融监管分局统计监测科主要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展示数据:全市建成233个防非宣传驿站,开展活动800余场,发放资料10万余份,触达群众28万人次,相当于每10个三明人中就有1人参与。
方言土语破解“对牛弹琴”
“阿伯,天上不会掉馅饼!‘养老公寓返利’都是先给甜头再卷款跑路!”在泰宁县老年活动中心,由民警和银行职员组成的“防非问诊团”被老人层层围住。75岁的李诚举着宣传册连连点头:“用我们泰宁话讲案例,比电视里专家说得还明白!”
针对老年群体易受“养老诈骗”“高息陷阱”侵害的特点,泰宁金融监管支局打出“土味三招”:组建方言问诊团、拍摄本土案例短视频、开设社区课堂。16支银发宣讲队带着自制视频《投资养老公寓的“甜蜜陷阱”》走进社区,视频里骗子用当地方言诱骗老人的场景,让观众直拍大腿:“这不就是老街卖保健品的张老板吗!”
而在永安市,防非宣传瞄准了家庭细胞。
“爸爸,这个‘免费旅游忽悠投资’是不是骗人的?”父亲节当天,在社区银行儿童区,8岁的萌萌在“防非拼图游戏”中抢答成功。永安金融监管支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我们把防非知识植入亲子游戏,孩子回家成了‘监督员’,一位妈妈反馈说孩子阻止了她扫码领‘理财红包’。”
朱子格言遇上客家山歌
“朱子说‘见不义之财勿取’,非法集资就是‘不义之财’!”在尤溪县朱子文化园,身着汉服的宣讲员用先贤箴言解读防非知识,赶集的乡亲们听得频频点头。尤溪金融监管支局挖掘“朱子故里”文化基因,组织28家金融机构成立“朱子防非流动讲堂”,把晦涩法规变成朗朗上口的劝世良言。
三百公里外的宁化县,由一个个身穿“金融润客 客韵金融”的客家特色服饰组成的“客家金融宣讲队”深入田间、工业园区,为农户讲“涉农贷款诈骗”、为企业员工讲“非法集资陷阱”,在校园里,给学生开展金融启蒙,用实际行动传递金融温度。
最“潮”的土办法出现在建宁县。
夜幕降临,“濉城夜市宣传队”举着发光手牌穿梭在烧烤摊间:“各位老板,刷单返利是诈骗,扫码领奖藏陷阱!”与此同时,200余份印着“防非顺口溜”的餐垫纸正随外卖飞入千家万户。美团骑手小陈的保温箱贴着醒目标语:“您的外卖附带‘防非调料’——不听不信不转账!”
以文化认同消解知识壁垒,借朱子文化、客家传统增强信任感;以场景渗透替代填鸭灌输,将停车场、夜市变成天然课堂;以情感联结突破年龄鸿沟,用亲子互动实现代际传播。
土味里有真味。三明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防非宣传需要走出‘文件语言’,用百姓视角说家常话。当防非宣传摘下‘高冷面具’,当金融知识穿上‘土味外衣’,改变的不仅是传播形式,更是监管为民的温度与智慧。”
土味里有烟火,创新中见初心。在街头巷尾的转盘游戏中,在田间地头的客家山歌里,在随餐送达的警示标语间,一张由“土味”编织的金融防护网正越织越密。三明的实践印证:最有效的金融防护网,永远织在百姓心坎上。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