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深入实施“四新”工程·新机构 新作风 新建树 新形象 创新构建立体化融资服务体系

2025-07-15 11:13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广饶金融监管支局以“四新”工程为指引,创新构建“央地协同、全域覆盖、数字赋能”立体化融资服务体系,为山东省广饶县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破局之道。截至2025年5月末,辖内累计完成申报经营主体2751家,推荐有融资需求主体2736家,实现授信金额97.94亿元,发放贷款2708户次、94.76亿元,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机制筑基:织密服务网

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广饶金融监管支局了解到诺菲达新能源(山东)有限公司因筹备酸性气治理项目面临融资难题后,立即进行评估并将该企业推送给青岛银行广饶支行等3家银行机构。

青岛银行广饶支行迅速启动专项调研,联合总行投行部、风控部组成专家小组,通过现场勘查、技术论证、财务分析三维评估,最终锁定2.5亿元项目融资需求。针对项目前期资金沉淀大、担保物不足问题,青岛银行广饶支行创新采用“抵押+母公司保证”组合担保模式,引入专业评估机构对企业核心专利技术进行估值,为项目匹配期限3年中长期贷款、利率4.65%,有效缓解了企业建设期的资金压力。

在贷款审批环节,青岛银行广饶支行开辟绿色审批通道,通过“线上预审+线下快审”模式,节省审批时间,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贷款发放后,建立“1名客户经理+1名风控专员+1名产品经理”服务专班,每月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实时监控资金流向,还针对项目设备采购环节资金需求,为企业支付剩余款项,降低结算成本。

广饶金融监管支局党委主动对接地方政府,推动建立县政府部门、监管部门、银行三方共同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同步建立各级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共同推进落实,形成了横向联系、纵贯全县的“三横两纵”协同调度机制,统筹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

责任压实:完善“闭环管理”考核机制

广饶金融监管支局建立银行机构考核评价体系,将融资对接效率、信用贷款占比、首贷户拓展等指标纳入年度监管评价,对表现突出的机构在高管考核、监管评价等方面给与正向激励,压实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主体责任。

成立21个银行走访专班和10个镇街走访专班,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5类经营主体纳入走访范围,全面掌握经营状况、融资需求、困难问题等情况,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强化信息共享应用,推送相关信息清单,全县归集共享51868条信息数据,为镇街、银行专班提供信息支撑。截至2025年5月末,累计走访51868家,覆盖率达100%。

按照多项标准,将有贷款需求的经营主体纳入“申报清单”,专班工作人员对“申报清单”进行审核并经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形成“推荐清单”。各银行机构依照授信审批规章自主决策,在收齐企业申请材料30日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截至2025年5月末,共计纳入“申报清单”2751家,“推荐清单”2736家,获得授信企业户数2719家,授信金额97.94亿元。同时,建立清单进退机制,每月更新经营主体状态,确保清单质量。

数字赋能: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

为确保纳入“申报清单”“推荐清单”的企业质量,广饶金融监管支局加强业务工作培训,召开多场专题培训会,对摸排企业、申报需求、审核信息、授信审批等方面进行详细辅导。推动各银行机构制作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手册,印发宣传册(品)1.5万余份。发挥好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实行线下走访、线上填报的工作模式,为各项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广饶金融监管支局督导银行机构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原则,按照授信审批条件作出信贷决策,对推送的小微企业融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精准匹配优惠融资政策和特色金融产品,第一时间开展对接。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基本能够实现“7+3”限时服务,较以往平均效率提升1倍。

跟踪服务:建立“联合会诊”纾困机制

对未通过授信的“问题企业”,实行“现场办—部门商—专题研”三级诊疗。简单问题由银行现场解决,专业问题由金融监管、行业主管部门联合会商,重大难题提交县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开展“联合会诊”24次,帮助36家企业重新获得授信。截至2025年5月末,完成“应续尽续”企业442户。下一步,广饶金融监管支局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强化工作联动,持续开展好“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加强银行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更精准、更高效、更方便支持小微企业获取高质量金融服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