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银行密集披露年报。截至3月末,已有23家上市银行披露2024年业绩,另有12家银行此前已有业绩快报。透过数据报表可发现,不少银行非息收入成为驱动银行穿越低利率周期的重要引擎。但从内部结构看,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仍承压。得益于较好的债市表现,投资收益高增成为非息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非息收入的愈发重视体现出银行应对金融环境变化的长期战略。2025年,上市银行将继续通过债券浮盈兑现贡献营收增长,同时应注意年初债市波动对债券投资收入带来的扰动。
中收继续承压
据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倪军测算,已披露年报的23家上市银行去年合计非息收入同比增速4.79%,增幅环比当年第一到第三季度上行0.8个百分点。在低息差、低利差环境下,非息收入增长正成为银行净利增长的一大贡献项。
“近年来,银行传统的存贷利差空间受到压缩,净息差持续承压。面对这一趋势,各大银行加快收入结构的多元化调整,增强非息收入的重要性,弥补利息收入下滑。这种调整不仅是短期利润的考量,更是银行应对金融环境变化的长期战略。此外,数字化转型加快了银行在支付、托管、财富管理等领域的布局,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从而提高非息收入的稳定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分结构看,在非息收入中,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普遍承压,对营收形成负向影响。
以招商银行为例,2024年,招行非息净收入1262.11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20.94亿元,同比下降14.28%。招行副行长彭家文表示,在这两年代销保险、基金等减费让利的大背景下,银行业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普遍承压。招行相关收入中,代销保险和基金相关的收入占比相对较高,压力会更大。
不过,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肖斐斐关注到,从已披露业绩看,2024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9.3%,但四季度降幅有明显收窄。去年四季度单季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3.4%,而前三季度合计同比减少10.6%。
投资收益对营收支撑明显
与中收承压形成对比的是,2024年,受债券市场利率波动影响,不少银行通过债券投资收入高增,成为非息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例如,中国银行2024年非息收入合计同比增长15.9%,占营收总额的28.8%,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2.9%,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5%。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4年上市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4.1%。
中金公司研究部林英奇团队分析认为:“2023-2024年债券投资相关的其他非息收入对营收支撑明显,其中OCI类账户浮盈兑现是重要因素。2024年四季度债券利率下行速度较快,上市银行继续通过OCI类账户积累债券浮盈,我们测算2024年末上市银行OCI类账户浮盈兑现为利润后占净利润比重达到17.6%,较2023年末6.4%的水平上升明显。”
分板块看,倪军分析,上述23家样本上市银行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农商银行投资收益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3.83%、39.86%、41.86%。今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稳汇率态度坚决,年前降准、降息预期落空,银行间流动性紧张,推动国债利率大幅回升,金市投资收益预计将成为2025年业绩最主要的扰动因素之一。
展望未来,商业银行应如何拓展非息业务应对低利率环境?
杜阳向记者表示,面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承压的情况,银行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推动增长,主要包括优化财富管理业务、加强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推动跨境金融服务、深化供应链金融以及提升金融科技应用能力。例如,财富管理业务仍是手续费收入增长的重点方向。随着居民财富积累加快,高净值客户对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增长,银行应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理财、基金、保险、信托等综合财富管理产品。同时,借助智能投顾、AI量化投资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投资建议的精准性,增强客户体验,从而推动财富管理业务的增长。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