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的重要基础。如何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3月25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专题研讨会上,与会嘉宾给出了看法与建议。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指出,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年增长3.5%,今年前两个月增速呈进一步回升态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要求,将极大促进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消费升级步伐。银发消费蕴含巨大潜力。“老龄化加速演进,银发消费动力逐步释放。”许冉表示,2024年,高年龄消费高增长趋势仍在延续,老年居民对医疗、健康、家政、护理等服务的需求明显增长。
要持续优化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就要将视角拉长远。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强调,绝不能把提振消费的一揽子政策简单理解为应急之策、一时之策。产业和消费升级,要求我国必须穿越周期进行中长期布局,这与简单的消费刺激有本质不同。刺激消费可以解决短期需求不足或临时性消费增速下滑;如要在稳定的发展结构上得到提升,必须对深层次收入分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及各方面基础性参数进行调整和改革。“要大力刺激消费,必须在财政上给予全面支持,也必须在收入分配政策特别是工资增长机制以及社会福利体系改革层面提出一揽子计划,让人民群众对未来有全面预期。”刘元春说。
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不仅能够有效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激活市场需求,也能为企业开发多元化、创新型产品提供有力保障。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表示,今年全国两会后,各级政府部门正积极推出一系列相关举措,稳步推进消费市场复苏与增长,企业的创新战略也有助于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许馨雄从优化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例如,深化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放,这有助于吸引全球领先企业参与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出海;加强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动品牌健康发展。同时,要确保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建立透明、公平、可预期的监管环境,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地方政府已围绕上述方向展开行动。比如,北京市以“强信心、提品质、促升级”为主线,大力实施《北京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包括: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升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能级;坚持存量商业改造与城市更新同频共振;挖掘“旅游+”“赛事+”“演艺+”“会展+”等融合业态的深度价值。
“我们的投入能够为中国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活力,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始终坚定地充满信心。”泰佩思琦集团首席执行官高乔安说。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