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多家国有大行再加力 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3-13 17:1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从民营企业座谈会到全国两会,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措施,近段时间以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议话题之一。《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纷纷表示将持续通过“真金白银”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真金白银”信贷支持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广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取得显著服务成效。”3月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工商银行与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的“金融助企 提质向新”金融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说。

当日,工商银行透露,未来3年,将为民企提供投融资不低于6万亿元,支持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此外,本次推进会还发布全国工商联与工商银行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任务,推出“十大举措”。

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农业银行持续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制定出台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精准对接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截至今年1月末,农业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监管口径)6.7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近2000亿元。

在3月12日举行的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民营企业座谈会及中国银行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方案发布会上,中国银行发布《中国银行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方案》,涵盖三方面20项具体措施,为民营企业全球化布局、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做好“加减乘除”四部曲服务,增加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减少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释放科技金融乘数效应,破除金融服务堵点痛点,进一步聚焦创新性、普惠性、专业性,以更实、更深、更精的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邮储银行近日发布消息称,全国工商联已与邮储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聚焦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三大重点客群,共同开展民营经济“五力赋能”专项行动。邮储银行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产品创新,优化授信政策,加大资源倾斜,完善服务机制,积极以创新化、专业化、体系化的金融服务模式,加力为各类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角度看,下一步可围绕哪些方面继续深耕、不断提升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要培育多元化、差异化的民营小微金融服务体系。例如,大型银行要稳妥扩大相关金融业务规模,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依托资金规模、数字技术以及存量客群基础,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民营和小微企业对信贷资金“短、小、频、急”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降低人工成本和经营成本,提高展业效率。在此基础上,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对相关客群的信贷支持力度。

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2%以上,占小微企业的比重更高。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民营企业。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研究员侯力铭向记者介绍,从CAFI的调研情况看,小微企业在进行资金筹措时,供应链金融等多种方式的使用占比并不高,不超过20%,目前银行信贷依然是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约占到80%以上。

近年来,我国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质效,特别是去年10月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取得阶段性成效。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81.4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不过,多位业内受访专家向记者表示,除银行信贷外,金融机构还应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

“除了信息不对称和永续经营风险等原因外,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多是缺资本。”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G20经济体中,我国信贷对小微企业的覆盖是相当出色的。对于很多民营企业来说更缺的是资本,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非公开和公开的股权融资环境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改善“融资难、融资贵”需要更加关注包含各类融资方式在内的整体金融生态。

基于此,鲁政委建议,需要从监管政策等角度促进金融机构面向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混合融资等多样化融资方式。以股权融资为例,鲁政委表示,虽然金融监管部门已开始扩大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非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规模和试点城市,但考虑到多个因素,AIC在运用股权融资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面向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科创小微企业上仍然“力有不逮”。未来,一方面,若能参照国际标准,允许银行在资本净额10%的额度内向科创等特定领域,甚至所有小微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享受100%的风险权重优惠;另一方面,扩大可以设立AIC的银行范畴,或将能有效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小微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

记者注意到,在多样化融资方式方面,银行正在不断尝试。例如,工商银行在上述推进会上启动了总规模为800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定位耐心资本,以股为主,股债贷保联动,将持续加大对硬科技、民营经济的支持。中国银行不断丰富融资渠道,有力发挥全球化优势,积极提升综合服务质效,截至2024年末,民企贷款余额超过4.42万亿元,近3年累计增幅81%。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为民企债券融资提供支持,2024年全年承销民企债券合计39只,承销规模达152.77亿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