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六大行敲定新一年发展“施工图”

2025-01-22 17:0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悉数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从会议内容来看,2024年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家大型商业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和经营管理,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运营稳健”“稳中有进”“持续改善”“成效明显”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在对过去一年业绩的总结中。多家大行表示,2025年将继续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金融工作主线,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

6家国有大行的2025年工作会议中,均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大行还根据自身业务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服务具体着力点。

工商银行在2025年要加大“两投”支持力度,加强“两重一薄”信贷投放,做深做精“五篇大文章”。用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突出“工”和“商”主责主业,提升制造业、科技金融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做好商贸金融、商户金融。

农业银行“三农”和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有力有效。县域贷款总量近10万亿元,余额占全行贷款比重超40%。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信贷、养老产业贷款增速均超20%,“两重”、“两新”、房地产、小微企业等稳增长领域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中国银行在2025年要以更实举措服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安全、提质效,加快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重点区域发展,扎实服务外交经贸大局;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做好差异化发展谋篇布局;夯实全球化业务优势,提升稳外贸稳外资服务质效。

“大型银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大型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89.3万亿元,占比43.1%;同比增长9.2%,增速比银行业平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大型银行资产规模基数大,但增速仍然较快,这表明大型银行信贷投放较快,服务实体经济有力有效。

持续增强经营活力韧性

回顾2024年,经济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对银行业来说亦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稳”字成为各家国有大行总结过去一年业绩的首要关键字。例如,2024年,建设银行服务大局更加有力,经营质效保持领先,风险防控有序有效,社会形象持续提升,经营管理各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针对2025年经营重点工作,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均作出明确安排。“转型”“升级”“增长”成为2025年经营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目标。

交通银行2025年工作会议强调,要拓客户、优布局、强协同、促贯通,合力推动经营目标实现。要拓展资产业务市场需求,加强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资产效益。加大源头资金和结算资金拓展,多措并举推动负债补量降本。全面挖掘中收增长点,做大子公司贡献,提升价值创造。

建设银行要求2025年经营发展积极向上,稳中求进,锚定市场,深耕客户,以“圈链群”经营为抓手,丰富多元化产品供给,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实施集约共享、高效融合、安全可控的研发和运营体系,为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邮储银行2025年工作会议强调,要与时俱进推动战略优化升级,加快打造全功能现代化商业银行。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构建更稳健的收入模式、更均衡的业务结构、更协调的市场结构、更低成本的运营体系、更高质量的协同体系,打造更普惠、更均衡、更稳健、更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利率水平较低并可能延续,银行业也面临低净息差压力且净息差仍有下降压力。面对外部环境和行业发展,需要推进转型发展,强化改革创新。从这个角度看,国有大行重点工作安排既是为了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也是为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当前,6家国有大行经营发展稳健,资产质量稳定,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其“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凸显。

“大型银行稳则银行业稳,大型银行稳健发展则金融稳定发展就有保障。近年来,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银行先后参与包商银行、锦州银行改革化险工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董希淼说。

记者注意到,多家国有大行明确,2025年将进一步守牢安全底线,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农业银行透露,2024年,全行不良贷款率、逾期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主要风险指标延续领先和改善态势。2025年要持续抓好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化解,积极防控普惠零售业务风险,确保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不断筑牢境外机构、科技网络安全屏障。

工商银行将继续落实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助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控。坚持“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确保各类风险总体可控。

邮储银行将完善“全面、全程、全时、全域”风控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管控,升级数智化风控。同时将提升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完善“看未来”技术,有效平衡风险和收益,实现风险赋能价值创造。

董希淼表示,大型银行因承担较多社会责任,受低利率环境影响更大。2025年,大型银行应谋定而后动。一是发挥好“头雁效应”,继续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支持服务,在“两重”“两新”等领域做中小银行做不到、做不好的产品和服务,彰显责任和担当。二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新的增长点,努力寻找业务发展的“第二曲线”。如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进一步形成和巩固比较优势。三是在拓展净利息收入外,积极发挥业务资质牌照较多、综合经营能力较强等特点,全面发展中间业务。如拓展财富管理业务等高附加值中间业务,进一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形成对营业收入的有力支撑,弥补息差缩窄带来的压力。四是用好科技投入大、科技人员多等优势,加快推进和深化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金融,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客户体验,不断获得新的客户和新的收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