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以更高质量的理财投资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2024-12-25 10:1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作为财产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过去一年,银行理财、标品信托等产品表现稳中有进,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选择。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资本市场有望出现更多机会,这将推动权益投资发展,促进理财投资收益率提高,进而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据中信建投证券预计,2025年,理财规模将同比增长15%左右,达到35万亿元左右。

银行理财稳步扩容

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整体呈现扩容态势。上半年,理财规模增速远超往年同期,受“手工补息”叫停影响,存款明显向理财“搬家”,估算直接规模在0.9万亿元左右。下半年,“手工补息”叫停的增量影响逐渐淡化,存款向银行体系回流。据华源证券研究所固收团队估算,截至2024年9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到29.4万亿元。第三季度理财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环比增量约为0.8万亿元。预计年末存续规模约为31万亿元。

从收益水平来看,固收类理财收益率上半年表现为“先上后下”、现管类理财收益率平滑下行,短期均有所企稳;下半年理财收益率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普益标准研究员刘丰铭介绍,市场流动性充裕为理财规模的稳健增长提供了良好环境;此外,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逐步提升、需求旺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理财规模的增长。

标品信托表现稳健

标品信托的表现同样不乏亮点。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周萍介绍,在2024年上半年,标品信托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累计规模达到9.10万亿元,较2023年末提升24.26%。具体而言,投向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余额达到2.36万亿元,与2023年末相比,提升了26.94%;投向组合投资的信托规模余额达到6.52万亿元,与2023年末相比,提升了24.42%。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标品信托业务底层投资标的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等,具有净值化管理、期限较为灵活、产品流动性较好和信息透明度较高等特点。从业绩表现来看,以用益信托研究院统计的来自46家信托公司共15422只标品类信托产品的11月份数据为例,期货及衍生品类业务产品以1.59%的平均涨幅遥遥领先,有84.52%的产品实现收涨;权益类业务产品平均上涨0.72%,有57.44%的产品实现正收益;配置类业务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0.54%,获得正收益的产品约占比80.70%;固收类业务产品平均上涨0.36%,获得正收益的产品数量占比高达90.25%。

从投资者偏好来看,周萍表示,投资者对标准化产品的偏好逐渐增强,尤其是固收类、混合类和权益类信托产品;此外,投资者对信托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也越来越关注。部分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流动性。与此同时,投资者对多元化投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投资渠道或产品,而是希望通过多种投资方式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把握权益市场发展机遇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2024年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出现了四个拐点:一是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的拐点,2月混合类产品占比最低点出现,随后开始回升;二是居民风险偏好的拐点,3月居民风险偏好指数达到最低点,随后开始低位缓慢回升;三是理财规模的拐点,4月理财规模开始从低点稳步提高;四是理财资产配置的拐点,二季度开始,理财配置中现金和银行存款占比开始下降,而公募基金的占比开始回升。

这与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有关。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降准、降息、降低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加快违规收费退费进度……一套政策“组合拳”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资本市场迅速回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政策定调积极,也为权益市场向好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种背景下,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财富管理类产品有望向更加多元化的大类资产配置转型。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考虑市场对明年增量政策持续出台的预期升温,当前理财产品的强弱分化可能并非市场波动的短期扰动。中长期内,理财产品端和资产端或迎来调整。具体而言,从产品端来看,混合类产品规模有望触底回升,“固收+”类产品规模延续强劲增长,预计带动含权占比持续上升;从资产端来看,理财的权益仓位预计小幅增至赎回潮前水平,同时对基金委外需求可能进一步增加。

至于信托业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政策环境支持、市场需求增长、信托公司业务转型以及市场潜力巨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标品信托业务有望持续增长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信托公司和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到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因素对标品信托业务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来保障业务的稳健发展和自身财富的安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