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消金公司不良资产转让逐步企稳

2024-12-17 17:25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0日,今年已有中银消金、捷信消金、中邮消金等10多家消费金融机构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164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累计未偿本息总额超过430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年内消费金融公司加速出清不良资产,一方面体现出消费金融公司基于新增不良规模,对高效处置不良资产拥有内生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以不良资产转让试点为代表的公开不良处置手段,正越来越受到消费金融公司的青睐。

促进金融资产良性循环

12月5日,中银消金挂牌转让第68-83期及第44期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其中第44期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是第三次重新挂牌,最新挂牌公告显示折扣低至2.21%;12月10日,中银消金再度挂牌转让第61期、63期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折扣率分别为1.95%、2.49%,折扣率均比首次挂牌时微降。

中银消金表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是一项在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竞价机制下开展的试点业务,能够促进金融资产良性循环和金融机构稳健发展。从2022年12月30日原银保监会将消费金融公司纳入试点范围以来,该公司经过2023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试点后,已将该业务作为处置化解不良贷款的常态化管理措施,目前按公司经营管理计划稳步有序推进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工作。

“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转让金额增多、速度加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个人类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机构范围扩大,更多消费金融公司获得批量转让许可,从而通过批量转让来处置不良资产。二是理念转变。一些金融机构倾向于通过自身催收等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更多消费金融公司为了提高处置效率选择进行批量转让。三是部分借款人信用情况恶化,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资产有所增多,导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需求增加。”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银登中心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个贷资产包中逾期1年以下的平均折扣率为12.9%;逾期1-2年的平均折扣率在8.8%;逾期2-3年的平均折扣率在4.6%;逾期3-4年的平均折扣率在3.8%。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分析称,消费金融公司在敲定转让起始价时,考量的因素与贷款业务基本属性有所关联。例如,逾期时间越长,回收的可能性越低,故价格也会产生更大折扣;再如件均越大,同样也会影响到回款效果。考虑到贷后压力,一些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在贷前端收紧准入,从源头规避价格走低等情况。

“首次挂牌失败后,持牌消金会考虑以更大折扣进行二次挂牌。消费金融机构在剥离不良资产的过程中,还需要厘清不良资产交易双方的权责,同时在借款人一侧做好对应的告知及沟通说明等,可通过发送短信通知、在官网等渠道进行公示等方式进行送达。未来,随着不良试点名单逐步扩充至持牌消金全员,以及机构对公开不良处置手段的常态化运用,预计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资产转让将逐步企稳。”苏筱芮说。

机遇大于挑战

苏筱芮分析称,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有助于提升不良处置效率,将更多精力、资源放在贷前贷中环节的获客、运营及风控业务上,从而促进消费金融行业健康、长远发展。此外,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参与机构名单仍在持续扩容,年内不断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加入公开处置不良的行动中来。

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有一定不良资产是正常的现象。总体来看,消费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很大,长期前景看好。特别是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居民收入不断提升,市场发展将回归常态。2025年,消费金融“危”“机”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当前,消费金融市场面临的最大痛点是如何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推动业务平稳发展,挑战在于平衡风险与发展、速度与质量、创新与规范等关系,如果中小消费金融公司大肆扩大规模将可能导致风险上升。”董希淼说。

在数字金融时代,消费金融公司要加强科技投入,特别是要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效率。董希淼指出,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完善风控模型和算法,根据消费者职业、收入、负债、信用状况等及时准确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必要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信用风险,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可借助技术手段对消费者需求进行针对性分析,提高消费者需求匹配的精准度,提升信贷审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也有助于减少“多头借贷”和过度授信等问题。此外,还要加强智能化催收模式和技术应用,在提高催收效率的同时改善客户体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