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增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吸引力

2024-12-12 15:4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每年随着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节点的临近,个人养老金的话题都会被广泛关注。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已满两周年,即将面向全国推行。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与市场头部的互联网平台合作,让个人养老金触达更多年轻消费者、增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吸引力,抢抓个人养老金全面铺开的历史性机遇迫在眉睫。

平台合作探索提升产品覆盖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当前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立已达约6000万户,参与人数已达2022年全国纳税人数的76.8%。但目前缴存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22%,而人均缴存金额仅约2000元,远远低于个人养老金账户1.2万元的缴存上限。

“这背后可能反映了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挑战。”慧择经纪保险产品总监叶鹏程表示,许多客户对个人养老金的功能和益处了解不足,导致开户后并未进一步投保。因此,以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养老”)为代表的保险机构正在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以更加快速、便捷的方式触达消费者。日前,慧择各平台上线了国民慧选(节税版)养老年金保险产品,该产品由国民养老承保,支持16家银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投保。

从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信息看,个人养老金专项产品包括理财、储蓄、保险、基金四大类。截至目前,个人养老金专项产品有836款,其中储蓄产品466款,基金产品200款,保险产品144款,理财产品26款。

如何在众多市场主体中建立个人养老金保险品牌并提升其市场口碑?叶鹏程认为,首先,在产品设计的源头上,坚持精简且贴近客户的原则。这要求保险机构深入研究市场趋势,积极开展客户调研与消费者访谈,确保产品能够精准满足客户的养老需求,让客户能够清晰理解产品的核心价值,从而建立起对品牌的初步信任。

其次,在推广策略上,注重利用IP效应。无论是联名定制还是IP合作,都能使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同时,通过巧妙的IP运用,还能在传播路径上占据一定优势,让产品更容易触达目标客户群体。

再次,在推广渠道上,优先考虑互联网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在监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将传统型产品引导至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特别是在深化“报行合一”的背景下,互联网产品的推广效率显然更高。

最后,高度重视客户服务体验。在互联网保险领域,虽然客户可以自主完成投保流程,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完全独立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确保客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解答和帮助。这也将为品牌口碑的积累奠定基础。

国民养老产品精算部负责人杨东风表示,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不同产品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保险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收益确定的产品,另一类则是浮动收益型产品。浮动收益型产品采用有保底有风险收益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模式,目前,美国的第三支柱主要是浮动收益型产品,我国居民则对存款或收益确定性的产品需求较高。近期行业在倡导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但这并非一蹴而就,保险机构需要逐步与客户沟通、宣传,来加深他们对这类产品的了解。

贯彻落实新“国十条”大力发展第三支柱

无论是新“国十条”还是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都进一步明确了保险业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路线图。

新“国十条”提出,鼓励开发适应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新产品和专属产品。《通知》进一步明确,保险公司要坚持普惠、便民原则,结合个人养老金制度特点,加强产品和业务管理。

在杨东风看来,个人养老金制度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养老选择,也为保险业推广其他养老保险产品提供了契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收益特征、长期属性与其他金融产品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它成为公司向客户展示产品独特性的重要窗口。特别是在年底这个关键时期,借助个人养老金的热点,公司可以更有效地推广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杨东风表示,下一步,国民养老将继续重点布局商业保险年金,充分利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政策优势,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助力他们实现美好的养老生活。也希望借助保险电商平台,以互联网的运营方式去触达更多的消费者,促进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的普及和普惠。

“监管政策的引导无疑为养老年金保险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叶鹏程认为,养老年金保险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终身养老年金的产品形态。它不仅是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力补充,更是确保退休后稳定现金流的重要工具。因此,慧择一直致力于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对于养老年金保险产品的开发,叶鹏程表示,公司重点考虑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于终身养老的愿景,顺应长寿时代和养老新增需求的发展趋势;二是更加注重年轻客户的挖掘,在产品设计上更加贴近年轻客户的需求,鼓励他们从参加工作起就将个人养老金作为首款养老金进行配置;三是更加强调服务的价值,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医疗、护理、旅居、长居养老社区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