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近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下简称“利率自律机制”)选举工商银行行长刘珺为新一届利率自律机制主任委员,审议通过两项自律倡议。新通过的自律倡议主要涉及同业存款与对公存款。
接下来,银行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将被纳入自律管理。同时,银行应在面向对公客户的存款协议中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确保利率调整能及时体现在存款业务中。
两项自律倡议均自2024年12月1日起生效。
同业活期存款应合理定价
所谓“非银同业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其中,非银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基础设施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财务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
根据《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的同业活期存款,应参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除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外的其他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应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充分体现政策利率传导。若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约定同业定期存款可提前支取,提前支取利率原则上不应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华源证券固收分析师廖志明指出,前三季度四大行同业存款规模大幅增长,部分大行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高达1.8%,而近期全国性银行定期存款全面下调了25个基点,政策利率也纷纷下调,对同业活期存款支付超过7天逆回购利率1.5%水平的利率是不合理的。
廖志明认为,定价规范有望降低银行成本:“我们预计,该倡议实施后,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将全面降至1.5%及以下,且未来跟随中国人民银行7天逆回购利率变动。规范后,银行业利息支出每年将减少300亿元以上。”
“非银同业存款是最后一片‘利率高地’。”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并规范相关行为,有助于压降同业存款与一般性存款之间的套利空间,减少银行高息存款行为,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压降银行负债成本,稳定息差水平。
畅通利率传导机制
今年以来,国有六大行两次宣布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带动其他类型商业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纷纷跟进下行。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10月银行存款利率报告》显示,当前,国有大行存款利率各期限已经全面进入“1”字头时代,国有股份行的只有3年和5年定期存款利率还在“2”以上,中小银行中短期利率也已进入“1”字头时代。
在此背景下,利率自律机制在《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中指出,虽然存款定价市场化程度和利率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但实践中,部分银行与对公客户签订期限较长的存款服务协议,锁定存款利率并缺乏“利率调整兜底条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利率传导,也不利于银行管理利率风险。
为此,利率自律机制倡议,银行应在对公客户存款存入前涉及存款利率的协议中,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确保协议存续期间,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或存款利率内部授权上限等的调整,能及时体现在按协议发生的实际存款业务中。一旦上述调整导致协议约定的利率水平超出允许范围,银行应在按协议约定存款业务开办前,及时通知客户银行存款利率调整情况。
与此同时,自律倡议明确,客户有权提前终止本协议,并以书面形式告知。若客户选择继续执行本协议,则自相应调整生效当日起,新办理存款业务执行利率按不超过最新允许范围上限的利率执行。
不得违规手工补息
除了进一步规范同业存款、对公存款,本次会议再度强调,要强化利率政策执行,规范金融机构定价行为。
会议明确,要充分发挥利率自律机制重要作用,有效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畅通货币政策传导,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促进金融机构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严格遵守自律约定,存款利率不得违规手工补息,贷款利率要符合风险定价原则。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好审议通过的两项自律倡议,做好对客户沟通和解释工作,并将稳定负债成本的效果传导至贷款端,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金融资源高效配置。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