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为进一步淡化中长期政策利率对LPR的指导作用,本该于每月15日展开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延至当日落地,操作额为3000亿元,利率维持2.3%不变。与此同时,为维护月末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47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7%。
考虑到有4010亿元MLF到期,8月MLF为缩量平价续做。26日,有521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也就是说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实现公开市场净投放4189亿元,MLF、7天期逆回购两大货币政策工具呈“放短收长”态势。
从操作节奏来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MLF操作将常态化移至LPR之后,这样既可以更好平抑月末波动,又可与LPR报价进一步脱钩,量的作用将继续显现、价的作用将逐步淡化。
长、短端共同发力满足流动性需求
受政府债发行提速等因素影响,当前公开市场流动性面临一定扰动。业内人士普遍指出,MLF、7天期逆回购共同发力,有助于更好平抑资金面波动。
据温彬介绍,8月以来,政府债发行加快,三季度和四季度政府债总发行量均超3万亿元。8月政府债净融资达到1.7万亿元左右,而这部分资金转化为财政支出仍需一段时间,短期资金缺口可能持续。与此同时,8月前三周,中国人民银行逆回购投放已达2.78万亿元以上,处于较高水平,本周还有1.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如果完全依靠短期逆回购补充,滚动续做压力较大,MLF作为当前主要的货币投放渠道之一,其适量续做可更好释放中长期流动性。”温彬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高级分析师冯琳进一步指出,7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已加场操作一次MLF,规模为2000亿元。将加场操作与8月26日操作规模合计来看,MLF总体操作规模并不低。
“当前政府债正处于发行高峰期,需要货币政策加大与财政政策协调力度,控制政府债券融资成本。”王青、冯琳表示,此外,本周临近月末,资金面有收紧态势,这也需要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加大资金投放规模,有效控制7天期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等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波动性。
除了维护月末流动性,本次MLF、7天期逆回购“放短收长”,也是考虑了市场供求后的结果。“目前一年期MLF利率为2.30%,高于同业存单利率,金融机构申请积极性相对不高,缩量操作符合市场需要。”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指出,当前市场利率维持低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MLF资金的吸引力。
降息仍有空间 关注增量政策
从价上来看,8月政策利率整体延续了前期水平,并未进一步调降。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与结构调整挑战犹存,后续货币政策将如何发力,降息、降准是否还在工具箱之内,成为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同时,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业内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做“加法”来为经济稳增长赋能。
“考虑到8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释放出明确的降息信号,我国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温彬表示,在内部稳增长、降成本需求提升和外部稳汇率压力减轻的情况下,或可期待四季度政策利率的进一步调降。届时,MLF利率将跟随逆回购利率下调,且调降幅度有可能更大,以进一步缩窄MLF与存单等市场利率之间的利差。
董希淼认为,综合考虑内部需要和外部变化,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可实施全面降准0.25-0.50个百分点;四季度将可能降低政策利率10-15个基点,推动LPR同步下行。同时,应继续用好结构性工具,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此外,董希淼表示,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值得关注。预计新的政策工具将主要涉及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