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61%,比去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
不久前公布的另外一组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272亿元;不良贷款率1.56%,较上季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这与多家银行披露的上半年经营情况相符。浦发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47.58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2.83亿元;不良贷款率1.41%,较一季度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6月末,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的“双降”,不仅反映了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和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更是整个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有力证明。
从微观层面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得益于自身风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银行积极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和风险评估模型,对信贷业务进行更为精准的筛选和监控。通过加强贷前审查、贷中管理和贷后跟踪,有效识别和防范潜在风险,从源头上遏制不良贷款的产生。
从宏观层面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引导。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优化金融环境的政策措施,为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加大对银行业风险防控的监管力度,督促银行合规经营,强化风险管理,推动银行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如资产证券化、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等方式,加快不良贷款处置进度,也有效降低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水平。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公布的2024年二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成交规模为504.4亿元,同比增长145.69%。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处置不良资产1.4万亿元。
展望下半年,随着实体经济稳中向好,企业主体经营状况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有望延续稳中有降态势,整体保持较低水平。此外,当前银行业维持利润稳定的压力较大、动力较强,大概率会适度减少拨备计提,并继续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这也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发展始终与风险相伴相随。尽管我国金融体系整体运行稳健,但一些领域的风险仍较为突出。
8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202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指出,扎实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落实好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促进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建立权责对等、激励相容的风险处置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存量风险处置。
在下半年工作计划中,全面加强风险管控、防范重点领域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划定的关键词。多家银行强调,下半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各类风险挑战依然不少,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警醒意识,突出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
为持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着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提升预警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对重点领域风险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隐患;持续深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建设,织密织牢风险防控网;加强信用风险研判、管理和处置,确保稳住资产质量。二是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管理。根据市场变化和风险状况,合理调整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降低高风险领域的信贷投放比例;持续抓好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精准化解,做好“保交房”“三大工程”配套金融服务。三是加强合规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着力补齐风险合规管理短板,持续堵塞漏洞、健全机制、优化策略、压实责任;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合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四是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提升处置效率。拓宽处置渠道,积极探索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和方式,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通过引入市场化手段和创新方式,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和回收率;加强与资产管理公司、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合作,增强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性。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