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瑞再报告探讨中国身故风险韧性

2024-08-14 10:1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日,瑞再研究院发布《中国身故风险韧性指数—区域发展分析》(以下简称“报告”),深入探讨中国的身故风险韧性(可得保障占保障需求的比例)。

报告披露了最新的中国全国及各省份的身故韧性指数,分析了近10年来中国不同地区身故风险韧性与主要驱动因素的变化趋势,归纳并梳理了地区间发展差异与结构性特征,评估了寿险保障对身故韧性的影响。

报告指出,从全球来看,身故风险韧性较高的国家/地区,寿险市场发展程度更高,寿险保障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瑞再研究院sigma数据,2023年,全球身故风险韧性为44%,较2022年有所上升,但低于10年前的47%。

近10年来,中国身故风险敞口持续扩大,2023年小幅回落。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带动居民收入和家庭财富快速增长,居民部门负债快速攀升,人口结构性趋势又导致家庭抚养压力上升,身故风险敞口日益扩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身故风险韧性指数从近10年峰值43%降至2022年的36%,2023年反弹至38%,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报告认为,寿险市场发展是2023年中国身故风险韧性改善的最主要因素。2023年,中国寿险市场显著回暖,对身故韧性改善的贡献度或达一半以上。家庭收入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加速转型使居民房贷余额出现回落,这是身故风险保障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需求增速慢于可得保障增速,从而促进了身故韧性的改善。

报告指出,国际经验显示,促进寿险市场发展需要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在监管机构推动行业规范化与市场化发展的同时,公共部门和保险公司应积极宣传,不断提升公众对身故风险与寿险产品的认知。保险业在利率下行环境下需严控死差、费差,强化承保纪律;积极推动寿险产品创新,注重产品的保险保障功能,加强产品市场化定价能力,设计更具灵活特征的寿险产品;优化资本配置,多元化投资组合、拓宽投资渠道,以推动业务的可持续经营。此外,商业部门与政府部门可以探索创新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相互衔接与互补的良性发展格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