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央行月内第二次开展MLF操作,操作量2000亿元,并明确采用利率招标方式,本次中标利率2.3%,较前次下降0.2个百分点。
“此次增开MLF操作满足了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资金需求。”业内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解释。本次加场MLF操作临近月末,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明显增加,货币市场利率有一定上行压力,7月24日银行间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都在1.75%附近,较央行7月22日降息当天高9个和4个基点。同时,wind数据显示,央行8月15日将有4010亿元MLF到期。
部分MLF参与机构的交易员提到,他们在此次需求报送中前瞻考虑了下个月的到期量,甚至考虑了央行可能的卖出国债操作。央行此次MLF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较好满足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
此外,亦有专家认为,MLF明确采用利率招标方式,中标利率将更好反映市场利率情况。本次MLF操作的中标利率为2.3%,较前次下降20bp,呼应了本月22日央行7天期逆回购降息10bp,且都是2023年8月以来首次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公告中提到MLF操作采用了利率招标方式,即参与机构在投标时可以选择多个利率,最终的中标结果也更能反映资金供需状况。从实际效果看,本次MLF利率适度下行,较好地弥合了与同业存单等市场利率的差异。
本次MLF操作安排在LPR报价后,体现了淡化MLF利率政策色彩的意图。有关专家分析,央行在25日增开MLF操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此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表示,要淡化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外其他工具的政策利率色彩。本月在15日MLF利率没动的情况下,22日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跟随7天期逆回购利率等幅下行,表明LPR转向更多参考短期政策利率;而此次MLF操作安排在LPR报价后,则进一步淡化了MLF的政策利率色彩,表明中标利率变动不具有政策信号含义。
当前,MLF操作时点调整的过渡期内,金融机构需更加关注月中流动性情况。有关专家还表示,若未来MLF均延后至每个月的25日操作,由于存量MLF仍在月中15日前后到期,加之月中还有税期等其他影响因素,金融机构将面临流动性管理的新考验。不过,近期央行在优化公开市场操作机制方面已储备多项举措,包括7天期逆回购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更好满足机构需求,增设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应对市场突发情况,酝酿国债买卖操作等,预计央行还将综合运用上述工具,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平稳运行。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