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丰富金融产品供给 助力“知产”变“资产”

2024-07-18 16:0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知识产权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金融业积极探索,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知识产权的转化和运用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以及推进知识产权保险。针对这一要求,金融机构是如何做的,又将面对哪些挑战?

将“知本”转为“资本”

在江苏常州的一个汽车生产基地,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作响,一排排机械手臂灵活地上下舞动,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在机器人的操作下顺利下线。这里,每分钟就有一辆新车诞生,新能源产业正不断为常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以及在实践中的表现,充分证明了其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支撑力。新能源产业之所以如此“高歌猛进”,离不开金融资源的充分滋养和有力支持。在江苏,中国银行近期在常州等地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知惠行”专项行动,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式服务方案》,重点围绕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充电桩领域、动力电池领域等细分领域,向“白名单”客户提供专属授信政策、绿色审批通道、差异化利率优惠等各项政策支持。

如今,知识产权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金融机构正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相关政策也为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作用以丰富金融供给提出了更多的引导方向。

《通知》明确提出,科学合理拓宽押品范畴,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等业务,探索开展知识产权内部评估,加强对科技创新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资支持。

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破解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难问题,中国银行在宣传周期间结合自身探索经验,推出专利内部评估模型,推动全辖试行运用。该模型通过进一步完善评估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模式,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助力“知产”变“资产”。

此外,结合小微企业“轻资产、弱担保”等实际情况,中国银行各地分支机构持续探索新模式、新产品,助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在上海,中国银行创新推出专利开放许可信贷新模式。在该模式下,专利开放许可中的授权合同价值可以作为知识产权评定加分项,有效运用于小微企业授信评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除丰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外,知识产权保险也成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中的一项创新,并为保护创新成果、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为企业的核心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提供全面的法律费用保险、侵权损失保险等保障,知识产权保险不仅减轻了企业在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时的经济负担,还增强了企业维护自身权益、敢于创新的信心。企业得以更加专注于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无惧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从而有效撬动知识产权这一战略杠杆,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此外,保险机构在提供保险服务的同时,往往还能为企业带来专业的风险评估、法律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整体竞争力。

相关研究显示,自2021年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创新案例显著增多,2023年,该领域的产品创新集中在知识产权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产品、商业秘密保护、数据知识产权、药品专利链接等领域,呈现出完整化、细分化的特点。例如,江苏省某科技公司投保了全国首单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险,“全生命周期”是指保险公司护航企业知识产权使用全过程,覆盖知识产权授权、侵权与被侵权、成果转化、交易、质押融资等所有企业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涉及场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任意组合调整保障内容、保障项目和赔偿额度等。此外,对海外知识产权产品也在更多地区得到试点推广。

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保险也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21年1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提出丰富知识产权保险业务品种,为科技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执行保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等服务。

据悉,多家头部险企开发了知识产权保险业务品种,如商标专用权保险、专利保险等产品,保护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

中再产险发布的2023年财产保险行业《创新洞察报告》显示,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科技保险业务统计制度,推动各金融监管局因地制宜开展科技保险工作,用保险创新助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症结难题,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行业涌现出大量科技保险产品创新,其中,知识产权保险占据了最大比例。

《通知》要求,保险公司要积极对接制造业企业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需求,推进知识产权保险、研发费用损失险等承保业务,支持产品研发和应用。

金杜律师事务所曾发布研究显示,知识产权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与传统的保险标的有本质区别,经过多年实践,知识产权保险的规模扩大化仍存在难以破解的市场认知度低、风险评估难、运营管理难、大数法则实现难等典型问题,导致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保险持有观望态度。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保险机制,启动知识产权保险试点推动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针对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的管理办法,从制度上推进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出台保障措施,多方协同推进,提高企业的投保意愿;选取大型、国有保险企业等具备可靠资质的保险公司,确保试点工作安全、有效运行。”孙洁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