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90亿元逆回购操作及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分别为1.80%、2.50%。
考虑到本周有1030亿元MLF到期,本月MLF延续缩量平价续做。与此同时,当日7天期逆回购到期量为20亿元,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270亿元。
资金面整体维持宽松稳定
从量上看,业内人士普遍指出,当前在信用扩张放缓、非银资金充裕、地方债发行相对平稳等因素影响下,市场对MLF的需求不高,其量或将逐步缩减。
据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介绍,6月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降至2.07%,较上月下行2个基点,已连续5个月明显低于2.50%的MLF操作利率;进入7月,截至12日该指标均值为1.95%。“这意味着当前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较低,对MLF的操作需求下降。”王青说。
7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bp和加点50bp,按照当前利率即为1.6%、2.3%。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此举使得市场预期1.6%或为隔夜资金利率的隐形下界。之后,DR001(1天期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从周一的1.75%下行至1.64%-1.68%,R001(国债逆回购)从1.8%下行至1.7%-1.74%。整体而言,在人民银行的引导下,资金面维持宽松且稳定的状态。
不过尽管MLF延续缩量,考虑到7月是缴税大月,资金面或出现一定波动,人民银行通过加量逆回购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
“后续如果资金面波动过大,人民银行也可能开展临时逆回购操作平抑资金波动,预计波动幅度将小于往年同期。”温彬介绍。
MLF政策利率色彩或将淡化
近期,人民银行围绕“淡化政策利率色彩”频频发声,并进一步强调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作用,市场上关于LPR将迎改革的讨论声量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未来MLF或将走向“重量不重价”。
短期来看,7月MLF利率维持不变,背后有商业银行净息差、人民币汇率双重因素制约。
温彬指出,二季度在禁止“手工补息”的影响下,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虽有所改善,但在贷款利率延续下行的环境下,息差依旧承压。若继续降息,资产端的下行压力会更大。同时,降息也会引导债市利率继续下行,过于平坦的曲线不利于引导经济预期,使长端利率进一步脱离经济基本面。同时,中美利差倒挂加深对稳汇率、吸引外资也将有不利影响。
长期来看,以MLF利率为“锚”联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利率传导机制,或迎来更深远的改革。
人民银行负责人近期在陆家嘴论坛上透露,下一步将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王青判断,在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地位的同时,MLF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将会淡化。后期LPR的定价基础将逐步与MLF操作利率脱钩,不排除未来LPR将以某个短期基准市场利率为基础加点形成。
2021年12月以来,LPR已多次在MLF利率“按兵不动”的情况下独立调整。温彬指出,MLF利率与LPR之间的“脱钩性”正逐渐显现。考虑到现阶段MLF“量多价高”,要淡化其政策利率地位,首先需要把MLF的量降下来,未来可能主要通过降准或者购买国债来实现基础货币投放。MLF量逐步萎缩以后,其自身的政策利率地位也会随之削弱。后续LPR报价本身也不必然需要挂钩或参考MLF利率。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