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海农商银行发布公告,该行取得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批复》,获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梳理发现,此番上海农商银行获批是继2014年广州农商银行获批基金托管资格后,国内第2家获批该资格的农商银行,也是近10年来首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农商银行。
近10年来首家获批的农商银行
根据批复,上海农商银行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筹备工作。应当在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换发的营业执照后,向证监会换领《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在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前,不得对外开展基金托管业务。
“基金托管资格的获得,不仅有利于上海农商银行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全面合作、深化各类金融要素市场的对接,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有助于扩大同业金融‘朋友圈’,以托管服务为切入点,全方位参与长三角区域内综合化金融服务。”上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名录(2023年9月)》,截至9月,共有31家银行拥有基金托管资格,包括北京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等10家城商行、农商银行。
中小银行积极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小银行布局基金托管业务较为积极。
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自2020年7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以来,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共7家。2020年,花旗银行(中国)、德意志银行(中国)获批;2022年,苏州银行、青岛银行、成都银行3家城商行获批;2023年8月,长沙银行获批,10月,上海农商银行获批。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托管对银行特别是对中小银行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通过基金托管业务,中小银行能获得账户管理费等中间业务收入,拓宽收入来源,对保持盈利增长、优化盈利结构等都能带来积极帮助;第二,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目前公募基金规模在28.71万亿元左右,规模较大,基金托管业务能为中小银行带来一定的资金;第三,银行除了借助托管业务加强与基金公司的合作外,还能增加其他业务合作机会,如在依法合规情况下共享客户资源、开展投贷联动等。
“相比大型银行来说,中小银行的基金托管规模是相对较小的。中小银行要获得优势就要提高科技水平、深度研发应用、着力提高服务水平。”董希淼说。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