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一报两刊”(《中国银行保险报》《中国农村金融》《金融监管研究》)发展年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成效,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来自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各农信联社、农商银行的代表深入交流,共同推动银行保险新闻舆论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局长孙晓明表示,该局高度重视与“一报两刊”的沟通协作,将“一报两刊”作为新闻宣传的主阵地,不断加强在舆情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希望今后持续加强与“一报两刊”的紧密合作,同心同向推进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希望中国银保传媒充分发挥局管媒体的各项优势,成为行业乃至全国各类媒体的标杆和“领头羊”。
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朱进元表示,今年以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领导下,中国银保传媒始终坚守政治家办报办刊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高度重视“一报两刊”的发展,指导、支持和运用力度持续加强。“一报两刊”越来越成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信息的主渠道,成为独家报道的主要媒体。各省局、地市分局、银行保险行业协会、农信联社、农商银行也都给予了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中国银保传媒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不断搭建完善全媒体传播格局,形成“报、微、网、端、屏”等多维全媒体平台。我们进一步升级整合资源、挖潜资源,报道地方的新鲜经验越来越多。一系列的品牌活动、学习交流、通讯员队伍建设等,成为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重要推手。
秉持“服务监管、服务行业、服务百姓”的宗旨,中国银保传媒探索形成了“四柱六层”发展思路。“四柱”即资讯支柱、数据支柱、技术支柱、智库支柱;“六层”即精准构建面对面交流合作平台、深化完善行业热点重点难点研讨平台、做强做通行业公共知识服务平台、保持定力做专做深纸媒平台、与时俱进做大新媒体平台、着力打造综合性宣传推介平台和市场化产品。
朱进元表示,明年是《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30周年、《中国农村金融》创刊35年、《金融监管研究》创刊12周年。希望在各方的支持下,明年的银保传媒工作开启新的格局。
中国银保传媒党委委员、总经理杜增良具体介绍了采编、经营、管理工作。他表示,中国银保传媒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全力做好重大主题新闻宣传;服务总局重点工作,突出抓好监管政策宣传解读;聚焦行业发展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牢记媒体职责使命,努力践行政治性人民性要求;打造自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媒体综合服务水平。
展望未来,中国银保传媒将持续践行新闻舆论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要求,及时做好重大监管政策和重要改革举措的发布解读,认真做好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工作;做强深度报道、做精专题报道、做好内参报道,发挥好舆论引导和监督功能;推动视频化转型,调整优化媒体融合发展布局;发挥党报党刊的体制优势,加强与各级监管部门、行业组织以及银行、保险、农金机构的互动沟通,优化电子刊开发推广,增强全案服务能力,推动“一报两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效下沉。
云南省银行业协会、深圳市银行业协会、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山西省联社、甘肃省联社、江西省联社等单位的代表就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加强地方亮点报道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会上还表彰了2023年度《中国农村金融》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刘翔玲主持本次会议。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