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发布,为民营企业家注入一针强心剂。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一些传统企业面临市场增速放缓、成本上升、经济下行等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全社会需要对民营企业帮一把,携手民营企业克服眼前的困难。其中,金融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必须正视的是,在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居多,在金融获取方面,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难,其中既有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等外在因素,也有内部实物抵押不足、财务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内在原因。针对这些实际情况,金融机构要精准施策、精准适配,用“活水”更好滋养民营企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披露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比从79.4%增长到93.3%;在外贸方面,自2019年起民营企业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2022年占比达50.9%。
毋庸置疑,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产品和服务;要加强与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的合作,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实际需求和困难,因地制宜地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对于支持民营企业也至关重要。《中国银行保险报》梳理发现,多家银行在年中工作总结中均表述了加强科技创新的意愿,同时致力于打造开放、共享的金融生态圈。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民营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服务水平。此外,商业银行还可利用自身的融资枢纽地位及链接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优势,在服务民营企业的实践中,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组合集成的基础上,推出“商行+投行”“金融服务+非金融服务”“融资+融智+赋能”的综合服务方案,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