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中银协秘书长刘峰:为普惠金融群体提供更有弹性、稳定金融产品

2021-11-05 11:3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11月3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在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裕普惠 新金融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随着我国迈进新发展阶段,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普惠金融供给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农民、老年人、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群体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改进,居民金融素养仍待提高,信用信息体系和风险保障机制仍不完善。

刘峰指出,面对这些困难,需要凝聚各方合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构建具有适应性、持续性、高质量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普惠金融发展成果。一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本、提质;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四是深化科技赋能,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全面发展;五是厚植负责任金融理念,依法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刘峰认为,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运用突破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制约,为普惠金融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为此,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整合数据资源,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提高营销获客、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精准度,为普惠金融群体提供更有弹性、更有稳定预期的金融产品。

不过,他同时强调,要加强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优化征信体系建设,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对金融消费者知识储备、风险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刘峰认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探索数据信息和隐私保护新路径,提升实时监督、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等多方面能力,有效遏制乱象,使普惠金融健康持久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