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年终经济观察:个税改革刺激中国消费

2018-12-26 12: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今年10月,中国新一轮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落地,每月基本减除费用扣除标准由3500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5000元。改革实施首月,全国个人所得税减税316亿元,6000多万税改前的纳税人不再缴纳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月工薪收入2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纳税人,税负降幅超过50%。

  减掉的税收流入百姓腰包,百姓收入增多,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水涨船高。中国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研究室副主任陈丽芬研究员表示,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验表明,降低个税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收入和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收入增长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陈丽芬介绍,中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71到0.75。这意味着城镇居民收入每增加1元,将至少有0.71元用于消费。降低税负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有利于刺激消费。同时,通过收入分配调节,让社会更公平,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久稳定。

  明年1月1日起,中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将继续降低。新个税法开始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一同落地。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将首次在中国实施。专家分析,跟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扣除标准相比,新增专项附加扣除的边际效用更大。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原有的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等项目之外,增加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缩小了纳税人计税的税基,适用更低税率,减税效果更大。

  李旭红说,中国以往的个税改革往往着力于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的提高,主要考虑到纳税人的收入情况,缺乏对纳税人生活负担的考虑。此次个税改革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通过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有利于刺激消费,激活市场活力,形成国内市场的良性循环。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还有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

  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涉及面广、受惠者众,直接减轻家庭在子女教育、住房或租房、赡养老人等领域的负担,可以改善百姓的消费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教授分析,承担住房贷款、租房压力的消费者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的消费欲望更强。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扣除后,有助于释放他们的消费潜力。

  汤继强说,扩大消费市场规模,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既要提高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又要保证人口规模。但中国面临老龄化挑战,子女教育和住房负担都会导致生育率下降,最终影响人口规模。住房贷款利息、子女教育扣除,直接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还有助于消除百姓后顾之忧,鼓励他们生育。

  消费能力增强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19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43.3万亿元。(赵建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