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中国银联将提升六大能力应对挑战

2018-11-19 13:18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本报讯 中国银联党委书记邵伏军在11月16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面对支付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银联将在人民银行的统一领导与产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拥抱产业变化,顺应金融科技发展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紧紧围绕三大核心任务,着力提升六大能力,更好地支持合作伙伴的业务发展,更好地为产业各方创造价值,更好地履行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一,提升以平台型生态体系为基础升级开放合作能力。一是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将银联升级为全新的开放生态组织,无论是境内机构还是境外机构,国际卡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大机构还是小机构,在法律法规框架下,银联都愿意积极合作、提供服务。二是发挥好银联作为转接清算基础设施的平台优势,吸引符合市场规范的机构加入银联网络,进一步做好对中小机构、小微企业、小微商户的服务与支持。三是在品牌、标准、规则等方面与产业各方深入开展合作。

  第二,提升以金融科技应用为抓手升级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加快以云闪付为重点的移动支付发展,云闪付是中国银联与各家商业银行共同建设维护的移动支付统一入口平台,银联将继续以学习者和追赶者的姿态,积极运用金融科技,大力完善产品功能,优化产品体验,做好市场推广。二是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提升银联网络的智能化、信息化处理水平,运用新兴技术进一步提高银联系统容量、处理能力、保障能力、灾备能力。三是推进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在支付领域的深度应用,积极研究布局下一代支付技术。四是发挥银联数据优势,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强与产业各方在大数据领域的合作。五是做好金融科技应用的技术标准、业务规则研究制定,加强国际金融科技领域合作。

  第三,提升以“支付为民”为理念升级普惠便民能力。一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持续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支付服务。二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以云闪付产品推广和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各类场景支付服务的覆盖面与渗透率,让老百姓真正享受更便利、成本更低的支付服务。三是推动支付产品与服务向二级地市、县域、农村市场下沉,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降低金融服务门槛。

  第四,提升以智能风控为核心升级风险防控能力。一方面,实现银联网络风险服务智能化。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以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打造满足移动互联新业态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的产品。提升风险防控的精准性、全面性,更好地落实反洗钱、反欺诈等要求;另一方面,为产业提供高附加值的风险服务。加快提升智能反欺诈、智能身份认证、用户安全赋能、风险价值挖掘能力,优化信用风险防控、移动设备指纹等风险产品与服务,强化对产业各方的风险服务与增值赋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促进支付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五,提升以打造国际品牌为目标升级全球服务能力。一是不断完善受理网络,强化与境外重点地区商业银行、大型商户的合作,积极推进受理环境建设,提升受理质量和体验。二是在继续做好内卡外用业务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从服务境内持卡人境外游为主,到兼顾全球银联卡持卡人的转变。三是加快境外创新业务推广,充分发挥我国移动支付先行优势,尽早实现云闪付等创新产品境外的应用。四是紧跟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各国监管政策调整,加快推进境外系统架构建设、创新技术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第六,提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升级公司治理能力。坚定不移地加快市场化转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治理结构,完善内控体系,充分释放银联内部活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将人才作为银联发展的第一资本,多措并举,吸引人才、关心人才、留住人才,将银联打造成为汇聚各方英才的基地。

  “改革步入新征程,支付进入新时代,银联愿意与大家一起,拥抱机遇、应对挑战,合作共赢。”邵伏军说。(李国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