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推多项举措促跨境贸易便利化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以减单证、优流程、提时效、降成本为发力点,海关总署27日宣布一揽子惠企举措并列出落地时间表。
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广志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与去年重点压缩海关通关时间不同,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推进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
他介绍,在减单证方面,现阶段进出口环节核验的监管证件有86种,11月1日前拟取消8种、合并12种、退出口岸验核18种,减至48种,并且原则上全部实现联网、在通关环节对比核查。
在优流程方面,海关总署将深化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推进海关、边检、海事一次性联合检查。“双随机、一公开”作业模式从一般监管拓展到常规稽查等全部执法领域。提高进口货物抵达口岸前“提前申报”比例,非查验货物抵达口岸后即可放行提离。推进关税保证保险改革,“先放行后缴税”。推行进口矿产品等大宗资源性商品“先验放后检测”。开通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
在提时效方面,张广志说,海关总署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年底前将进口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在去年基础上再压减三分之一,其中进口从97.39小时压缩至65小时,出口从12.29小时压缩至8.2小时。到2021年底,进口整体通关时间相比2017年压缩一半,减至48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一半,减至6.15小时。
在降成本方面,他说,今年内将实现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在2017年的基础上减少100美元以上,“这是个硬指标”。10月底前由各地公布当地口岸收费清单,力争改变进出口环节收费项目比较多、竞争不够充分、进出口企业议价能力比较弱、收费标准较高等问题。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是海关总署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张广志介绍,海关总署将进一步提升口岸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今年年底前将“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提高到80%,2020年底前达到100%。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