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4武汉乡村发展蓝皮书》发布,36个精彩案例助力超大城市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

2025-11-06 17:11
来源:长江日报

《2024武汉乡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今日下午在长江日报传媒大厦举行。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强调要深刻把握全会关于促进城乡融合、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要部署,自觉将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贯穿到武汉乡村全面振兴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探索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提供坚实的思想指引与行动遵循。

发布会现场。长江日报记者刘帅 摄

2024蓝皮书由武汉市乡村发展协会组织编撰、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武汉市第二部系统总结乡村发展实践的年度蓝皮书,全面记录了武汉在探索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上的新进展与新经验,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与实践参考。全书共234页,分为主题报告、行业发展篇、服务创新篇、区域特色篇、建言献策篇、他山之石篇及案例篇等七大板块,系统梳理了2024年武汉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全书精选36个典型案例,涵盖智慧农场、种业创新、农旅融合、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武汉乡村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多元化探索。

编撰方介绍,本次蓝皮书首次实行“开门编撰”,通过媒体公开征集案例,吸纳了来自江苏、浙江等地的先进经验,并汇聚高校学者、人大代表、企业代表等多方智慧。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查丹点评强调,该书兼具应用价值、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是观察武汉“三农”工作的重要窗口。蓝皮书在结构编排与案例筛选上进一步突出智库特色,注重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论提炼,为超大城市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扎实的“武汉样本”。

发布会现场。长江日报记者刘帅 摄

武汉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作为编委会成员单位代表,在发言中对蓝皮书的出版发行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书“结构体系更加系统,凸显了智库特色”,内容覆盖全面,案例鲜活生动,为金融助力“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发布会上,蓝皮书案例入选单位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实践感悟。市农科院林果所“香秾”猕猴桃团队黄维博士分享了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历程,该品种已推广至江夏、蔡甸等地;亚非种业总经理助理张颖介绍了“万年青中叶菜”的研发与跨界融合,通过与茶饮品牌合作,日消耗鲜菜达3—4吨;双绿源创芯科技研究院龚佃明博士则展示了基因芯片与智能育种工厂的技术突破,推动水稻等主粮作物自主创新。

发布会现场。长江日报记者刘帅 摄

江夏区“小农夫”生态农场创始人杨景勇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农耕科普模式能被蓝皮书收录,是对小农户创新实践的极大鼓励。这本书案例丰富详实,让我们看到武汉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未来我们将更深入融合农耕科普与农业产业,为乡村注入新活力。”新洲区“宋桃农业”负责人祝芳铮则谈道:“从300亩闲置岗地发展到5000余亩全产业链基地,蓝皮书的认可让我们倍感振奋。我们将继续深化‘种植+加工+文旅’模式,升级桃胶生产线,拓展农文旅体验,带动更多农户融入‘甜蜜事业’。”

现场举行了赠书仪式,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市乡村发展协会负责人分别向江夏区新农村、蔡甸区消泗乡三合村等代表赠送新书。

为充分发挥蓝皮书的社会价值,长江日报乡村振兴传播中心负责人介绍了系统推广计划:将通过赠阅高校、机关、两会代表,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三进活动,开设媒体专栏连载,组织分类交流与读书会等多种方式,推动蓝皮书有效触达政策、学术、社会等多维受众。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