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武汉新城建设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光谷不断深化科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首贷破冰”等多项举措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6月29日,东湖高新区首贷“破冰行动”推进会暨科创金融创新产品发布会在光谷科技大厦成功举办。会议由东湖高新区金融工作局主办,武汉光谷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科技担保”)承办,60多家企业参加本次会议。
“光谷科技担保作为光谷金控的债权板块,针对科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不同需求,提供投贷联动的服务。”光谷科技担保总经理张薇说。活动现场,光谷科技担保发布了“高新首贷担”系列产品,将全覆盖对接高新区未实现贷款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科技型企业。
据介绍,“高新首贷担”产品的准入条件一是注册地在东湖高新区,二是人民银行企业征信报告未有银行信贷记录——即“首贷户”。对于符合产品相关要求的企业将给予单户限额500万元的融资支持,融资期限最高36个月,担保费率最高不超过每年1%。该产品目标在2025年以前完成首贷新户拓展300户以上,累计发放小微企业首贷金额10亿元以上。
多家银行机构也带来多项“首贷产品”,汉口银行“科企贷”、中信银行“科创积分贷”、武汉农商行“创业担保贷款”等科创金融创新产品及服务纷纷亮相现场。
以汉口银行的“科企贷”为例,汉口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李凌志介绍,企业正常经营、正常纳税并有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就可以达到产品门槛条件,产品融资额度最高300万元,利率低至LRP(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同时提供专业服务团队的支持。“满足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有效解决‘首贷户’面临的融资难题。”
多家银行现场推介科创金融创新产品。
会上,武汉博润通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现场路演展示,6家科创企业与光谷科技担保签署“首贷”合作协议,融资金额达5000万元。
“各项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企业很有帮助。”在采访中,湖北凯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刘红玲表达了对“首贷破冰”政策的看好,“金融机构根据企业情况做贷款,政府可以提供担保,还会有一定的利率不提,对企业的福利还是很大的。”
近年来,光谷在金融综合实力提升、金融机构规范发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资本市场建设、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出台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金融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今年2月正式发布“光谷科创金融新十条”后,4月,光谷召开“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会”,发布“首贷破冰行动”方案,以“首贷”为突破口,致力于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贷款“0到1”的突破。
“东湖高新区致力于打造服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现代科创金融体系。”东湖高新区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光谷已集聚银行机构121家,其中科技支行30家,是全国科技支行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各类保险主体65家;证券公司34家,股权投资机构1200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202家;地方金融组织116家,金融后台20家,科创金融机构(含股权投资)总量已超过1500家,初步形成与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科创金融机构体系。
未来三年,光谷将力争每年拓展科技中小企业首贷户1000户以上、每年发放首贷总金额50亿元以上,到2025年,有贷款记录企业超过10000家、存贷款总规模突破10000亿元。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