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颠覆传统思维 契合客户需求 汉口银行坚持科技金融创新获双赢

2016-04-28 09:18
来源:无
  汉口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内景

  “我们在具体的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中,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来消除或减弱这种不对等,从而更好地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综合服务。”投贷联动试点落户汉口银行,总算是为我市几十年科技金融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舞台,汉口银行董事长陈新民坦言,对地方性银行而言,投贷联动试点是对银行金融机构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近年来,汉口银行通过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实实在在地支持了一批科技中小企业,创新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陈新民的认识中,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效,主要是因为在思想认识上颠覆了八个方面的思维定势,较好地契合了客户的需求。

  陈新民一一细数:一是对客户选择标准的颠覆。传统银行选择客户,主要是“看过去”,看已经形成的经营成果,汉口银行对科技企业客户的选择,更多的是“看未来”,看可以预计的发展前景;二是对客户服务理念的颠覆。传统银行服务客户,往往只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汉口银行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更多的则是“雪中送炭”,解决科技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三是对服务内容的颠覆。传统银行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融资”服务,而汉口银行提供的科技金融服务,还包括配套的“融智”服务,为企业经营出谋划策、提供帮助;四是对融资方式的颠覆。传统银行主要提供信贷融资,而汉口银行还要积极帮助企业通过私募渠道或资本市场引入股权融资;五是对客户关系的颠覆。传统银行与客户主要是债权关系,是“一锤子买卖”,而科技金融更需要建立与客户的股权关系;六是对审贷模式的创新。传统银行是封闭式审贷,而科技金融是开放式审贷,引入科技专家和风投专家一起参与审贷和投票;七是对风控机制的颠覆。传统银行控制风险主要靠“盯客户”,而对科技金融业务风险的控制,更多地是通过外部机构强化对风险的识别和分担;八是对收益形式的颠覆。传统银行主要是利息收入,而汉口银行对科技企业更希望获得资本收益,从而更好地契合客户经营的周期性特点,也更大程度地覆盖风险。

  经过不懈的努力,汉口银行科技金融创新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近六年累计服务科技企业1500余家,其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科技企业800余家,累计投放表内外信贷资金超过800亿元。

  汉口银行创新3种模式服务科创企业

  在具体的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中,汉口银行探索了三种业务模式,服务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1.与政府部门合作创新风险分担模式。与东湖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推出的“萌芽贷”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为能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对重点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形成放大效应,服务更多中早期企业,促成科技型企业更早地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得到信贷资金扶持,进而更好地促进光谷地区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设立5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一次性存入在汉口银行光谷分行开立专用资金账户,汉口银行按照1:10的比例配套5亿信贷资金。如果贷款形成风险,则由池内资金按照50%的比例进行补偿。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银行通过“风险共控、损失共担”,既有利于提高银行支持科技企业尤其初创期科技企业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变财政资金在支持科技创新上“撒胡椒面”的做法,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扩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面。

  光谷西铂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通过“萌芽贷”获得信贷支持的一家初创期企业。2014年该企业基于北斗系统研发的“机动车驾驶人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系统”基本成型,但苦于没有资金进行市场推广。汉口银行通过“萌芽贷”向该企业发放了一笔100万元的准信用贷款。利用该笔信贷资金,企业迅速将考试系统推广到武汉市各大驾校,一年多时间产品在武汉驾校市场的占有率即提高到50%。

  2.与风投机构合作创新投贷联动模式。汉口银行自开展科技金融业务之初,就与联想控股旗下投资公司君联资本、弘毅投资,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创新开展“先投后贷、先贷后投、联合作业”等“贷投联动”合作。对于投资机构投资后改善了财务状况及公司治理的企业,汉口银行给予条件相对宽松的信贷支持;对于有投资意向但需要时间完成注资的,该行给予过桥贷款,注资后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对于企业需要较大资金支持,既不想股权过于稀释也不想负债过多的情况,该行与投资机构联合开展“债权+股权”的资金支持。这样一来,通过“先投后贷”、“先贷后投”或“即投即贷”,银行与投资公司之间就可以形成“投”与“贷”的协同效应。

  优信光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光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光器件制造型企业。2010年,汉口银行通过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为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400万元,以帮助企业加快国际市场的拓展。该行将其推荐给君联资本,帮助企业进行股权融资。2011年,君联资本在充分调查企业行业状况及自身经营状况的基础上投资6000万元。2012年该行采取与君联资本“跟贷”的模式,在君联资本投入B轮融资635万美元后,在维持担保公司4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的基础上,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将其授信敞口金额增加到4500万元,之后君联资本投入C轮融资2000万元人民币。通过多轮股权+债权的投贷联动,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的金融需求,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跨越发展。几年来,汉口银行通过“投贷联动”,已累计为118家企业(其中科技中小企业74家)引入股权资金超过20亿元。

  3.与证券公司合作创新“三板通”服务的联合顾问模式。汉口银行与证券公司签订业务合作协议后,进行相互业务推荐和合作。在券商为拟挂板企业提供辅导阶段,为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券商向企业推荐我行提供信贷支持;在企业通过券商内部核准或已经挂牌的情况下,该行认可券商对企业的审核情况,对企业提供条件宽松的自身股权质押贷款。在这种模式下,银行还可以与做市商签订协议,在贷款发生逾期情况下,做市商提供质押股权的回购服务,减轻银行信贷风险。整个过程中,银行联合平台其他机构为挂板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目前,汉口银行已通过这种模式,累计支持已挂牌和拟挂牌科技企业58家,提供信贷资金超过2亿元,协助定增超过3亿元。

  璟泓万方堂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致力于诊断试剂、保健品等生物类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自该企业2011年成立以来,经过我行信贷支持和资本市场融资机遇,企业迅速迈入发展快车道。基于其在新三板挂牌机遇,汉口银行于2014年引荐天风证券为企业进行定向增资并成功募集资金8000万元,至2015年4月末,璟泓科技总市值达6.75亿元,较成立之初的300万注册资本增加225倍。汉口银行核实其股权价值后拟新增股权质押贷款方式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汉口银行将设立控股投资子公司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汉口银行成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银行,下一步将按照银监会发布的《指导意见》,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首先是设立汉口银行控股的投资子公司,选择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非上市科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分享投资收益,承担相应风险,适时进行投资退出和管理退出。其次是新设或改造部分分支行,作为从事科创企业的专营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含信贷、结算、财务顾问、外汇等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投资子公司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将主要开展先投后贷、先贷后投、即投即贷、选择权贷款等模式的联动。

  2009年,汉口银行开始探索科技金融之初,就根据科技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要开展“股权+债权”的综合服务,对投贷联动开始进行尝试,并打造了“投融通”这个品牌。在联想成为汉口银行大股东后,与联想旗下投资公司加强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投贷联动业务。近年来,科技企业投贷联动合作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合作模式不断创新。

  汉口银行对科技金融的创新探索,就是对以投贷联动为核心的综合服务的创新探索,主要包括:

  搭建“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2010年,汉口银行在光谷设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专门开辟一个单独的工作区域,搭建了全国首个“1+N”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由汉口银行(即“1”),联合引入入驻平台的政府、创投、券商、担保、保险、评估等各类机构(即“N”),实现对科技企业“需求的统一受理”和“业务的集中办理”,强化“股权+债权”“融资+融智”的综合化服务。通过这个平台,推出“投贷联动”等多种典型业务模式,满足了一大批科技企业对信贷之外的资金需求和增值服务需求。

  明确“九项单独”的科技金融内部配套政策。运用“看未来”、“做投资”等思维模式,在行内逐步建立了科技金融专属的“九项单独”机制,包括单独的考核激励机制、客户准入机制、信贷审批机制、审贷投票机制、风险容忍机制、业务定价机制、风险拨备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先行先试机制。这些机制要么体现了投贷联动的思维,要么直接与投贷联动业务直接相关。

  推出“量身定制”的科技金融创新产品。推出以“投融通”为品牌的20多项系列金融产品,先后办理了全国第一笔国家创新基金搭桥贷款,湖北省第一笔美术作品著作权质押贷款,率先研发推出“萌芽贷”、“三板通”等渠道合作产品,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上创造了区域内多个第一。

  目前,汉口银行已累计为120多家企业(其中科技中小企业近80家),引入股权资金20多亿元。累计支持已在“新三板”挂牌和拟挂牌的科技企业近60家,提供配套信贷资金超过6亿元,协助定增超过8亿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