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服务的民生画卷中,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分行始终以“人民”为底色,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金融为民的暖心篇章。该行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深化金融知识普及、强化风险防控等一系列扎实举措,全方位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为江城百姓带来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金融服务体验。
适老服务升级,传递金融温度
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服务适老化政策,武汉农行在全辖网点全力打造“银发友好型”服务环境。各营业网点贴心配备老花镜、放大镜、轮椅等适老设施,还专门开设“老年优先窗口”,为老年客户开辟专属服务通道。
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武汉农行创新推出“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双保障机制。4月27日,江夏山坡支行工作人员驱车40分钟,为高龄老人上门办理社保卡密码重置业务;武汉走马岭支行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视频核实,帮助83岁独居老人顺利完成遗产继承业务办理;4月24日,武汉吴家山支行主动为坐轮椅老人开辟绿色通道,并耐心讲解防诈知识;4月30日,营业部汉口支行联合社区居委会开展适老化宣传活动,惠及群众超200人次,切实帮助老年群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解决“办事难”问题,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金融知识进校园,护航青春成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加强青少年金融知识教育是农业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4月,武汉农行各支行积极行动,将金融知识送进校园。4月2日,江岸支行走进武汉工程科技学院;4月15日,武昌支行走进国土资源学院,洪山藏龙岛支行走进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消保与反电诈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农行工作人员以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师生普及个人征信管理、支付安全、防范电信诈骗等实用金融知识。针对青少年特点,特别设置“校园贷风险警示”“游戏充值防沉迷”“兼职刷单骗局揭秘”等特色板块,用真实案例帮助同学们识别金融陷阱。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折页400余份,覆盖师生500余人次,现场办理开卡94张,新增掌银用户94户,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金融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普惠金融下沉,赋能实体经济
武汉农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精准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重点群体。武钢支行在“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中,与青山镇街道合作,推介“微捷贷”“抵押e贷”等普惠金融产品;长江新区支行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助力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4月,武汉青山支行10余次派出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工业园区,开展零距离上门服务,惠及10余家普惠企业、400余名个人客户,同时开展消保宣传;4月21日,汉阳大道支行走进特种泵业工厂,为100余位客户提供从开卡、激活到三方绑卡等一站式服务,并开展消保反电诈宣传;4月22日,武汉纱帽支行走进海波重科钢结构公司,为一线工人办理借记卡52张、养老金账户27个,同步开展消保宣传。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钱袋子”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武汉农行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拦截+事后教育”全流程反诈防护网。4月1日,藏龙岛支行成功劝阻一名19岁大学生向诈骗平台转账1.7万元;4月9日,青山支行营业室帮助四位老人避开“高息理财”骗局;4月24日,青山钢都支行凭借“转账三问”机制,拦截90岁老人参与虚假投资 。
同时,武汉农行与公安机关紧密协作,4月15日,藏龙岛支行联合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辖区派出所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青山工业大道支行携手社区民警举办防诈讲座。4月23日,欢乐谷支行与警方协作,成功拦截60万元可疑转账业务;4月25日,流芳支行联合民警拦截8000元诈骗资金,多方联动织密全民反诈防护网。
暖心服务获赞,彰显责任担当
武汉农行凭借专业、高效、暖心的服务收获众多客户赞誉。东湖梅岭支行为客户追溯20年前工资流水,助力其顺利办理退休手续,获赠“为储户排忧解难”锦旗;新洲阳逻支行帮助七旬老人识破手机保险骗局,保障50万元资金安全;开发区油纱路支行两次上门,为卧病在床的八旬老人完成账户升级,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内涵。
从优化适老服务到筑牢反诈防线,从助力小微企业到普及金融知识,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分行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客户金融安全。未来,该行将持续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为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贡献更大力量。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