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5日,深圳2020年度优秀绿色金融案例展示交流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展示交流会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主办。
在本次展示交流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副会长曲延玲表示,自2016年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势头迅猛,走在了国际前列。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列为重要工作。2019年3月1日,我国首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同时也是全球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深圳绿色金融法治化领域成功开展了先行示范。深圳人民银行紧扣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与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其他中央驻深金融监管机构的密切合作,联合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推动深圳绿色金融发展不断向前迈进。
曲延玲介绍,为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落实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关于绿色金融的工作部署,推动绿色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发展,充分发挥深圳绿色金融先行先试作用,总结、提炼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于2020年12月开展2020年度深圳优秀绿色金融案例评选活动。活动得到深圳各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共有51家机构报送了76个案例。其中,银行存款类机构26家39个案例、证券类机构10家15个案例、保险机构7家11个案例,其它机构8家11个案例。这些案例反映了深圳近年来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多样,参与主体机构全面,业务开展区域广阔,业务模式多种多样,应用场景丰富多彩。金融学会组织国内业内专家对参评案例进行两轮评选,最终评出绿色金融先锋创新奖10名,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优秀奖10名,绿色金融特殊贡献奖1名。
本次展示交流会邀请到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巡视员肖志家、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王遥5位行业著名专家作为点评嘉宾,并在21个获奖案例中精选出5个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进行展示。
5个展示的案例包括: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客户服务中心和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指数》、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绿色普惠新模式 助力环保型科创小微企业加速成长》、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的《充电有道,支付无界,绿色共赢——比亚迪充电桩运营平台绿色金融创新案例》、南方基金的《ESG(Environmental,Social & Governance)投资体系》和阳光保险的《新能源汽车评估师职业责任险》。前述5位点评嘉宾分别对5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金融优秀案例作出精辟点评,并对各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方面的实践作出充分肯定。
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举办的本次优秀绿色金融案例评选及展示交流会,为深圳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树立了行业标杆,推广了可学习可借鉴的新成果、新模式,助力金融机构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常态化激励机制,激励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改革创新、勇于实践,在资源配置和资金保障上为深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