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15年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机构概况

2017-11-16 15:09
来源:武汉金融网

  【概况】

  2015年,长江证券(简称)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道路,全力推动经纪业务由通道型服务向财富管理服务转型,投行业务由单一的融资渠道服务向综合的金融服务转型,资产管理业务由“小资管”向“大资管”转型,投资业务由相对单一的投资模式向多样化的策略型的投资模式转型,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经纪业务收入创新高,信用业务规模大幅增长。截至年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00亿元,同比增长86.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93亿元,同比增长104.84%。“新三板”等业务位于行业前列,研究综合实力排名保持前列。风险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持续增强,获评A类AA级券商。

  【业务发展】

  1.证券经纪业务。全年实现股票、基金交易额(含基金分仓、自营)9.27万亿元,同比增加251.14%,市场份额1.71%,增长0.04个百分点,排名第16位。托管市值6216亿元,同比增长50.17%,排名第20位。

  2.投资银行业务。全年股票承销业务实现净收入1.83亿元,完成股票主承销项目13个,主承销金额92.12亿元。债券承销业务实现净收入0.76亿元,完成债券主承销项目21个,主承销金额193.71亿元。其中,企业债7支,主承销金额45.50亿元;公司债10支,主承销金额65.30亿元;次级债1支,主承销金额65亿元;资产证券化项目3个,主承销金额17.91亿元。推荐94家企业挂牌“新三板”,排名第10位。实现保荐业务净收入5810.00万元;实现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8160.76万元。

  3.资产管理业务。全年资产管理业务实现净收入3.15亿元。受托资产管理规模646.38亿元,同比增长151.74%,其中,集合理财产品规模383.26亿元,产品覆盖分级、短期理财、定向增发、股票质押等。存续运作的58支集合理财产品,47支产品保持正收益,1支产品业绩进入同类前5%,1支进入同类前10位。

  4.融资融券业务。全年信用业务总规模421.64亿元。其中,融资融券规模275.14亿元,同比增长41.05%,市场排名第14位,上升1位;股票质押规模144.98亿元,同比增长160%,排名第17位。信用业务实现收入41.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0%。

  【业务创新】

  1.柜台业务。加快推进柜台市场建设,完善柜台市场业务模式,柜台市场产品种类逐步丰富,除固定收益凭证外,还发行了价差收益凭证、双向敲出收益凭证、单项敲出收益凭证、蝶式收益凭证等浮动收益凭证。全年收益凭证累计发行250支,发行规模突破120亿元。

  2.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网上开户业务运营模式,推出“长江e开户”APP,拓展互联网等多种引流渠道,重点进行网上开户引流。全年累计引流客户数量超过20万人。

  3.主经纪商(PB)业务。积极探索PB业务发展的可行路径,将承揽、承做与服务分开,快速推进系统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全年PB业务规模近200亿元。

  4.资产证券化业务。全年完成“狮桥租赁”一期和二期、“大丰港”等3个资产证券化项目。其中,“大丰港”项目是上交所第一单港口类资产证券化项目;“狮桥租赁”是深交所推出租赁类产品以来的第一单项目。

  5.金融衍生品业务。2015年,公司获得上交所50ETF期权一般做市商业务资格,成为首批获得资格的11家券商之一,逐步开展做市业务。

  【服务创新】

  2015年,公司取得互联网创新试点资格,积极开展“财富宝”账户创新,通过金融综合账户提供网上理财服务,开户流程更加简易、便捷,用户体验更好;研究互联网用户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网上开户服务、网上产品销售服务、网上投资理财服务、网上投顾服务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应用大数据、搜索引擎、APP等新技术,推进互联网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构建以及相关系统平台的建设,为客户的投资理财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

  【支持实体经济】

  公司始终坚持“深耕湖北”战略,服务湖北经济发展。持续履行作为湖北省各地政府及职能部门财务顾问的职责;深度参与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设立工作,并将分期出资不超过30亿元参与该基金;努力为湖北省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2015年,公司与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分行等重点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或业务合作协议。公司持续强化包括IPO、并购重组、债券发行、“新三板”挂牌等多种项目的业务优势,完成凯龙股份、盛天网络IPO项目、湖北能源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凯乐科技重大资产重组暨配套募集融资项目等股权融资及并购重组项目,完成湖北能源公司债、“15鄂长江债”等7个债券主承销项目以及40家省内企业“新三板”挂牌项目,“新三板”挂牌省内市场份额达到36%。

  【风险管控】

  顺应市场环境形势变化,继续夯实风险管理基础工作,完善风险偏好和授权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负债期限结构,健全流动性风险应急机制,加强资本中介业务的风险管控力度,全年实现风险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