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0年农发行湖北分行(简称)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实体经济。全年投放各类贷款891亿元,同比多放16亿元;年末贷款余额3626亿元,较年初增加451亿元,增幅14.2%,高于全国农发行系统平均增幅4.2个百分点。
【业务发展】
1.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是启动应急和绿色办贷通道,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保供和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综合运用扩大授权、容缺办贷、线上办公等方式,简化手续、快速办贷,投放疫情防控应急贷款108亿元,位居全国农发行系统首位。其中,投放54.7亿元贷款用于生产以及采购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投放5.9亿元建设应急医院;投放14.1亿元保障粮棉油等生活物资生产供应。二是与省发改委联合建立补短板稳投资支持复工复产融资对接工作机制,设立融资总额1000亿元的专项资金,在全省开展“补短板稳投资支持复工复产项目攻坚月”活动。全年审批979亿元复工复产贷款,支持562家企业恢复生产,已投放贷款540亿元。
2.助力脱贫攻坚。支持攻克剩余贫困户堡垒,着力提升精准扶贫质效。全年累计投放扶贫贷款274亿元,年末精准扶贫贷款余额942.59亿元,贷款累放额和余额继续保持全省同业首位。一是聚焦深度贫困。全年累计向深度贫困地区投放贷款38.56亿元,贷款余额158.54亿元,较年初增加20.32亿元,增幅14%。二是聚焦“三保障”及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全年累计投放“三保障”及贫困村提升工程贷款61亿元。三是聚焦产业扶贫。运用“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全年累放产业扶贫贷款137.48亿元。四是聚焦扶持易地搬迁。联合省发改委共同开展“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专项活动,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全年发放易迁后扶贷款40.7亿元,惠及易迁安置点1150个。
3.全力服务粮食安全。一是充分发挥粮食收储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促进粮食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年投放粮油购销储贷款131亿元,支持收购粮食209.43亿斤,占全省收购量的77%;备足100亿元资金确保秋粮跨年收购顺利进行。二是大力支持重要农产品保供,加快推动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恢复产能。全年发放生猪类贷款15.04亿元,较年初增长13.29亿元;发放农地类贷款53.93亿元。
4.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是服务重点领域。以“两新一重”新基建和涉农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发挥逆周期、稳增长的作用,加大水利工程、“四好农村路”、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年投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贷款485亿元。二是贯彻落实绿色理念。在长江干、支流沿线开展最美长江“武汉行”“清江行”“荆江行”以及“汉江行”四大专项行动。全年投放长江大保护贷款259亿元;年末绿色信贷余额841.94亿元,占比23.22%,居全国农发行系统第3位。
5.当好实体企业的金融“店小二”,根据总行出台的30条一揽子政策配套措施,细分78条具体举措,精准支持湖北市场主体,确保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全年支持普惠型小微企业222家,投放10.1亿元;积极纾解企业困难,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7%,较年初减少95.3BP;减免5大类46个收费项目;对受疫情影响的202家企业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涉及延期还本付息金额32.31亿元。
【风险管控】
一是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机制,强化履职责任,稳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二是推进内控垂直管理改革,规范合规专员管理,完善风险合规专员报告制度。三是组织做好辖内反洗钱培训、风险排查和整改,加强相关业务指导。四是推进电子渠道业务发展。年末网银签约客户较年初净增1436户,增长率40%;全年电子业务替代率94.8%,有效防范操作风险。五是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保持全年征信零投诉、零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