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交行湖北省分行(简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和省级重大发展战略,服务湖北建设,自觉服从金融监管,持续强化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全年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2015年末,全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08亿元,比年初增加189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18.4亿元,比年初增加123.7亿元,其中,对公存款比年初增加102.1亿元,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21.7亿元。全年累计投放资金总量达815.7亿元,大幅超过上年全年的投放总量(710亿元)。其中,新增表内信贷投放66.2亿元、通过表外创新融资渠道投放749.5亿元。零售信贷余额422.3亿元,比年初增加28.4亿元。全年中间业务收入突破15亿元。
【业务发展】
2015年,交行湖北省分行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的主基调,突出“服务实体经济、调整经营结构、紧贴改革创新、服从金融监管、聚焦风险管控”五条主线开展工作,各项业务经营稳健。
(一)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围绕经济稳增长目标,拓宽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一是大投入助力政府性投资“上规模”。将资金投向重心集中于重大工程项目,多管齐下加大资金投入。运用各种融资渠道,支持湖北省、武汉市重点融资平台进行城建开发、轨道交通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重创新助力实体企业“走出去”。支持省内优质建筑企业“走出去”,大力支持境外承包工程类企业境内外结算、投融资需求。支持省内品牌企业“走出去”,贴合企业需求设计服务方案,以国际业务搭平台、以联动业务架桥梁,助力省内特色龙头企业赴海外上市,融入国际市场。全年通过保票通、出口风参、进口代付、融资性保函等产品累计为企业引入海外低成本资金16.83亿美元。三是强服务助力居民消费“动起来”。积极顺应消费增长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拉作用不断增强趋势,先后推出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针对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居民有效购房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持续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力度,全年新增按揭贷款54.69亿元。年末全行累计发放个人贷款53.65亿元,新增个人消费贷款户数8252户,为全省经济向消费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
2.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一是发展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服务小微企业。针对当前实体经济持续扩大的直接融资需求,充分发挥交通银行综合化平台优势,进一步创新“直接+间接”、“商行+投行”融资模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利用信托、租赁、保险等多种方式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做大规模、做出品牌。截至年末,通过投行等创新业务为客户融资达74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8亿元。进一步巩固债券承销业务优势,累计主承销债券12支,发行规模达150亿元,承销金额排名省内同业第二;加强与集团子公司及其他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构建覆盖信托、租赁、资产管理等渠道的多元化业务模式,累计为客户融资103.3亿元。二是发挥综合化优势,围绕重点企业做大融资规模。积极创新思路,围绕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链条企业,整合商票保贴、快捷保理等供应链金融产品,运用线上线下资源,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链条企业提供融资、投资、结算等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综合化、量身定制的“N+1+N”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既有效控制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又有效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年末,全行累计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办理商票保贴业务940笔、19.6亿元;累计向省内部分核心企业链属企业发放小微贷款超过10亿元。年末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幅高于各项贷款增幅1.82个百分点,贷款户数较年初增加890户,申贷获得率较年初提升7.7个百分点,全面达成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目标。发挥综合化优势,围绕重点企业做大融资规模。
3.明确服务支持方向,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大力支持全省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高效支持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截至年末,湖北省分行围绕汽车、设备制造、冶金、石化等产业发展,分别新增信贷9.56亿元、5.50亿元、4.15亿元、3.96亿元和3.16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贷款余额达69.1亿元。重点加大汽车及钢铁大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年累计为两大集团新增信贷投放9.3亿元,通过创新业务为其融资241.2亿元。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加大对国家及省级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工程和项目支持力度,全年累计投放节能减排项目贷款8.36亿元。
(二)深入推进改革发展
1.围绕改革主题,推动转型发展提质增速。2015年,湖北省分行围绕战略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两大重点,确保改革落地实施。一是全面融入、主动对接国家和省级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倾斜支持。截至年末,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繁忙路段公路改扩建和复线项目、优势港口、沿江地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网间互联互通,参与长江经济带交通一体化相关项目50余个,信贷、非信贷融资总额超过270亿元,项目投向覆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综合交通等。特别是针对省政府主导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分行与交银国信组成联合体,积极参与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招募竞标,作为发起人认购基金管理公司4%的股权,认购份额在省内同业并列排名第三,确保了基金顺利成立,有效撬动社会资本输血实体经济。二是积极响应、大力支持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紧跟湖北省政府以“拨改投”为重点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支持省政府推进产业基金业务,持续深化银政合作,先后参与支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8支重点基金,助力省政府做大社会融资规模。
2.抓住发展重点,促进生产经营活力倍增。2015年,积极对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部署的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和金融精准扶贫两大重点工作,加大支持和投入。一是多措并举,全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围绕贷款发放金额和服务收费两大重点,认真贯彻省政府“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要求,积极争取信贷规模,全力做到应贷尽贷。同时,按照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服务收费工作要求,规范金融服务收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精简合并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规范贷款过程中的相关收费行为,坚决取消没有实质服务的不合理收费。2015年,全行免费项目累计减免金额31014万元,优惠项目累计减免金额18726万元;主动对企业减免各类型服务收费32项,减免笔数88笔,减免收费金额超过5400万元。二是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扎实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围绕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持续加大机构倾斜和资源投入。在机构设置上,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设立省辖黄冈分行,基本实现全省四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机构全覆盖;在资源倾斜上,按照省委、省政府做好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和开展“三万”活动要求,组建“驻村工作队”,深入农户和企业开展调研,全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6.4万元。
(三)规范运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1.服从金融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积极落实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设立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与管理、执行信贷政策、综合检查等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各项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金融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自身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主动自觉服从上级监管机构监管要求;认真配合监管机构开展的各项综合检查,严格贯彻落实各项监管政策要求。
2.提升客户服务水平。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知识竞赛、创优系列活动提升全员消保意识,增强员工消费者权益保护技能,提高全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满意度。以“服务链”管理为核心,狠抓“服务提升工程”,优化管理链条,逐步解决客户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特色化服务为核心,坚持推动服务创意设计,在网点配置机器人特色化服务,突出服务的特色化、差异化,努力在同业中打造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服务形象。2015年分行1家网点成功创建“全国百佳示范单位”,2家网点创建“全国五星级营业网点”。
3.以履行国库代理职能提升业务水平。作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代理银行,严格按照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管理要求,将国库支付业务做到安全、及时、准确。配备网上缴税通、报关一点通、代理财政集中支付等一系列的国库服务产品,不断延伸国库业务服务渠道。截至年末,分行在省级财政国库代理业务总支付笔数达1.7万余笔,金额达20.87亿元。
【风险管控】
1.努力压降缓释风险。认真贯彻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信贷业务重组和减退加固政策,定期梳理拟实施重组的客户和项目情况,并按照“一户一策”要求拟订重组方案、明确实施进度,努力降低风险敞口和缓释不良贷款下迁。2015年,全行运用重组手段化解、缓释信贷业务风险客户116户、共计24.21亿元。严格开展贷后实地查访,了解客户真实情况,保证资产质量,提高授信客户贷后管理质效。狠抓源头、多管齐下,有效预防非法集资向银行系统渗透。重点防控民间投资中介机构和P2P、第三方理财、私募股权等投资新业务、新形式的投资风险。发挥基层营业网点的宣传主阵地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向广大客户宣传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加强员工非法集资排查,自觉抵制和远离非法集资行为,有效防范风险向银行系统蔓延,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2.构筑健康风险文化。建立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声誉风险、合规风险等领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持依法合规经营,逐步建立起合规意识强、内控基础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表外业务资金运用管理、防止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和“僵尸企业”,创新业务保持良性规范发展。大力宣传和推进落实存款保险制度,有效防范系统性流动性风险。持续加大不良资产责任追究力度,按照“同追究”、“零容忍”要求,实行不良贷款岗位责任和管理责任同样追究、放贷责任和排查责任同样追究;对直奔损失的不良零容忍、“一放就跑”的贷款零容忍、他行退我行进的风险零容忍、管理履职过失的问题零容忍。全年对不良贷款以及违纪违规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共计2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