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种子企业融资上市工作,持续聚焦优势产业和优质企业,完善相关金融支持政策,抢抓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改革机遇,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国有企业上市,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一是健全融资服务体系,开展金融招商工作。2021年,我市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支持政策的通知》及《实施细则》,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总部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地区总部,新设立或新迁入金融业持牌专营机构等给予奖励;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各类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给予奖励。建立“2+X”科技信贷服务体系,推出“科保贷”“科担贷”两款核心贷款产品,同步推出了高成长企业贷(线上)、阳光科创贷、科创贷、科技E贷、科易贷和万户贷等6个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加强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推广,引导险资投资东湖高新区,推进人保科创基金落地。
二是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放大作用。2023年,我市印发《武汉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将基金返投比例由过去的两倍调低为1.5倍,同时放宽返投认定条件,增加了五条视同返投情形,充分调动投资机构积极性。市财政局与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投控集团)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将武汉基金委托给投控集团管理,实现政府产业基金和国资母基金的整合,发挥专业管理机构主体作用,投资运作上更专业化、市场化,决策流程更优化。政府投资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的原则进行投资管理,武汉基金参与设立母子基金,出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母子基金规模的20%。母子基金投资由基金管理人进行市场运作,高成长高研发投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母子基金投资的重点项目,支持我市上市种子企业发展。
三是加快推进后备种子企业上市。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支持政策的通知》及《实施细则》的政策要求,2022年我市共计兑付56家企业上市、挂牌及再融资奖励资金9770万元,其中上市分阶段奖励8310万元、新三板挂牌奖励1040万元、四板挂牌奖励20万元、上市公司(挂牌企业)再融资奖励400万元;共计兑付18家企业债券融资奖励资金2000万元。出台《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丰富金融业态、打造专属产品、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便利度和可获得性。围绕“965”产业集群,建立分行业、分区域的上市后备企业库,遴选“金种子”企业231家、“银种子”企业184家。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各区政府走访调研上市后备企业,协调解决企业上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部门联动、市区协同的工作格局。举办港交所18C章、“专精特新”企业等多场专题上市沙龙,提升企业家对接资本市场意识,宣传我市金融助力企业发展的政策新规。制订股权投资“一方案、一清单、一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我市企业发展壮大,积极联合本外地投资机构,打造全市“江城投融荟”系列投融资对接活动品牌,为投资机构与我市优质企业和项目对接做好服务保障,吸引股权投资机构在汉聚集发展。目前,我市共有上市公司99家,其中77家境内上市,22家境外上市。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完善相关金融支持政策,聚焦上述目标企业,细化工作举措、落实支持政策,确保企业上市落地见效。会同相关部门加大“965”产业培育力度,筛选优质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有企业,充实“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库,开展资本招商,以投促引,引进一批优质后备企业。借助《关于加快发展股权投资的若干支持政策》出台“东风”,赴外地向相关股权投资机构进行政策路演,吸引优秀股权投资机构来汉投资,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我市“965”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投资力度。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放大作用,推动国有资本与市场化投资机构合作,大力发展以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股权投资体系,以投资引领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