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市地方金融局2022年度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2022-12-07 09:14
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2022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以下统称议提案)工作要求,按照“抓好落实、确保满意、见到实效”的指导思想,把办理好议提案工作作为我局一项重要职责,紧密结合金融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沟通协调,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现将议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2年,我局共收到省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政协建议案、提案114件。按照议提案类别,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议4件、省政协提案11件、市人大议案1件、市政协建议案2件,市人大代表建议27件、政协提案58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两会”期间意见建议11件;按照办理类别,我局合计主办17件,承办5件,分办1件,会办91件。本年度我局无市长领办件主办件。办件总数较以往有所增加。

截至当前,我局已完成了111件省市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的答复工作,其中主办(承办、分办)件办理结果均得到代表委员认可,市人大议案及市政协建议案共3件按照主办单位办理时限及办理要求有序推动。

2022年,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履行职能、建言献策。由我局办理的议提案呈现出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等特点,涵盖促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支持我市企业上市及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为我局拓宽思路、找准方向。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为做好议提案办理工作,我局主要从强化责任分工、明确工作目标、规范办理程序三方面着手提升办件质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分工

在接到议提案办理工作任务后,我局通过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部署办理工作,审议通过《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2022年度议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议提案分管领导和牵头处室及具体办理人员,压实办理责任、细化办理措施要求,将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金融领域决策部署的重要途径,作为促进全市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把工作的精力和重点放在“落实”两字,健全“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挂帅、各处室承办、办公室协调督办”的工作机制,完善局领导领衔督办工作制度,各承办处室根据主办单位和局牵头承办处室的要求参与调研汇报、方案制订、工作落实、办理答复、总结迎检等工作。

(二)明确工作目标,把握办理时限

一是确定议提案办理三个100%的工作目标,即见面率100%、办复率100%、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二是明确我局省人大建议、省政协提案、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主办、承办和会办以及闭会期间议提案办理时限,承办处室根据各类议提案办理时限、办理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合理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三是办公室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采取工作微信群定期提醒、局协同办公系统短信通知等方式,对办理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及时通报完成情况,收集整理工作台账,确保办件按期答复。

(三)规范办理程序,提高办理质量

组织办理人员学习并执行《武汉市金融工作局议提案办理工作制度》(武金发〔2018〕7号),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会办件办理过程中主动与主办单位联系沟通办理意见,确保答复合法合规,做到代表委员建议落实到位。主办件办理过程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充分整合采纳会办单位意见,围绕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内容有针对性的答复。答复文稿送审须经处室负责人、分管局领导、主要局领导逐层签审同意以后,以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武金函”红头文件形式印发。

三、主要亮点工作

2022年度议提案办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各办理处室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以全面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抓手落实代表委员关心关切的企业上市、金融创新改革等问题。汲取代表委员中肯建议,以金融赋能添力,助力武汉新时代英雄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深入。一是推动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发展促进中心已建设成立,是承接东湖科技保险示范区建设的“产、学、研、用、孵”一体化布局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启动知识产权金融惠企工作,召开知识产权金融惠企发布会,为科技企业推出政策型“保险+服务”模式知识产权保险,首批试点企业200家,多项全国、全省首个保险产品落地。二是抢抓机遇发展绿色金融。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4583.4亿元,同比增速28.3%;武汉地区存续绿色公司债券15只,存续规模425.58亿元。在汉金融机构陆续推出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绿保贷”等多元化碳金融业务。以中碳登落户武汉为优势和依托,出台《武汉市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行动方案》,并申建以碳金融为核心特色的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三是推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银企对接协调和平台搭建力度,会同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成立武汉市首贷服务中心,持续优化汉融通功能,推动创业担保贷款、青创贷等产品上线。截至2022年6月末,我市建立的“汉融通”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已入驻银行26家、企业10.21万户,累计促成融资12.24万笔,融资总额2781亿元。四是“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效能得到发挥。截至目前已将20家银行、8家融资担保机构纳入“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实现行政区划、银行类型全覆盖,体系内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降低至1%及以下。我局会同市科技局、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印发《武汉市科技型企业政策性担保贷款业务操作指引》,在全省率先推出“科担贷”产品,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今年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服务科技型企业新增561家,融资担保贷款金额15.7亿元。

(二)企业上市工作扎实推进。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全链条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企业上市,着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一是举办各类活动加快推动上市进度。5月26日,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及区,召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推进会,强化精准高效优质服务,大力培育发展市场主体。联合交易所、湖北证监局、中介机构等单位,举办上市培训、投融资对接等活动,营造企业上市氛围、调动企业上市积极性、强化企业对上市的认识,今年以来,市区共举办上市培训、投融资对接等活动36场。二是深入企业化解上市后备企业难题。截至目前,我局已实地走访调研合建卡特、黑芝麻等60家上市后备企业,帮助逸飞激光、元丰电控等20余家企业协调上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推动在辅、在审企业加快上市进度,每月更新重点在审在辅上市后备企业梯队情况表,定期报送资本市场动态进展。分两批兑现菱电电控等23家企业的上市及挂牌奖励1900万元、信科移动等10家企业上市及挂牌奖励320万元。三是先行先试促进股权投资发展。积极争取湖北证监局、湖北省基金业协会支持,调取我市私募行业基础数据,形成了我市私募股权行业2021年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牵头起草了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工作方案、工作清单和一揽子支持政策,着力强化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放大引导作用、吸引股权投资机构在汉聚集发展、优化股权投资行业营商环境。引导各区打造特色私募基金集聚区,推动东湖高新区、汉阳区等出台加大对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的支持政策。

四、下一步工作

这些工作成效离不开市政府督查室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市政协提案委的统筹协调、善作善成,离不开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躬身笃行、建言献策。下一步,我局将认真总结议提案办理工作经验,继续夯实既有工作成果,进一步落实人民群众关心、代表委员关切事项,及时反馈公开办理工作情况,接受群众意见监督。继续以议提案办理工作为提升全局履职能力的突破口,倾听群众、代表、委员声音,不仅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还要发挥议提案价值,将智慧转化到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