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地方金融组织创新科创企业融资渠道 有效降低科创企业融资成本

2024-12-10 11:09
来源:中共武汉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12月10日,武汉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首创-武汉租赁知识产权2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设立发行。发行规模7500万元,票面利率2.39%,创华中地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史上最低利率水平。该产品突破传统融资方式限制,丰富科创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化“无形”知识产权为“有形”流动资金,有助于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武汉租赁自2023年12月发行华中地区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以来,累计发行规模1.8亿元,主要面向本土“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定制化融资,惠及东湖高新区及省内9家高新技术企业,涉及知识产权49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39项,充分践行“服务本土 服务科创”发展战略。

近年来,我市地方金融组织积极推动自身产业转型,服务本地实体经济。截至2024年10月末,全市纳入监管范围的地方金融组织254家,注册资本金共计526.64亿元,资产规模761.03亿元,业务规模1094.886亿元,充分发挥“应急、短期、小额、快捷”优势,服务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超过57万家次,凝聚力量践行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

为扩大融资渠道,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地方金融组织特别是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积极谋求通过资本市场发债直接融资。2023年至今,我市6家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融资担保公司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10期,发行规模共计37.44亿元,票面利率最低可达2.25%,底层资产主要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专利质押贷款等债权及供应链金融链上资产,涉及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绿色制造等行业,服务中小微企业122家,涉及知识产权103项,有效助力科创企业融资发展。 

下一步,市委金融办将继续服务推动地方金融组织紧抓债券市场利率下行、优质资产稀缺机遇期,通过发债盘活优质存量资产,扩充营运资金,同时借力债券发行倒逼资产端产业化转型,扎根本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服务新质生产力,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地方金融组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