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近日,《武汉市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武汉市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支持政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三份重磅文件同步出炉,空前的政策力度,进一步体现了武汉为金融活血赋能“强武汉”的决心和明确路径,也标志着武汉加快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迈出坚实步伐。
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负责人介绍,《武汉市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共设置4个部分33项工作举措,壮大总部型金融机构体系,培育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打造标杆级金融创新体系,构建可持续金融生态体系。
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局长 刘立新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存贷款规模突破10万亿元,私募基金规模突破5000亿元,法人金融机构突破40家,上市企业数量突破150家。
据介绍,《武汉市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支持政策》,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总部金融机构,单家机构最高奖励1亿元。对总部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股权投资企业(私募基金),按实际投资额奖励最高可达3000万元。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涵盖高新技术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区域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体系,将武汉建成全国一流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高地的总体目标,力争实现到2025年,科技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突破600家,私募基金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科创企业上市数量突破100家,科创企业保险保障突破1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负责人表示,把武汉打造成金融资源集聚高地,申报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在武汉城市圈推广运用数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主任 占再清
紧扣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在武汉落户的契机,申报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打好基础。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我市将市区两级“双联动”,资金申报流程更优;标准范围“双升级”,财政奖补力度更大;存量增量“双兼顾”,扶持政策覆盖更广。
2020年,虽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武汉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劲,实现二季度单季打平,三季度强势转正,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5616.1亿元,位居全国城市前十。
今年一季度,武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恢复性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达3571.1亿元。随着经济的强劲复苏,城市活力加速释放,人流、客流快速回升,流动人口从去年底的456.6万人上升至目前515.6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人数从去年年底320.9万上升至目前的425.5万,武汉发展预期为创业投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小药药创始人兼CEO 李萌
近年来,在政府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下,我们企业迅速成长,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和全国化发展。未来,我们坚定看好湖北看好武汉,有信心与武汉共发展。
据了解,2020年武汉金融业增加值1628.48亿元,同比增长6.2%,占同期GDP比重为10.4%,占比首次突破两位数。金融业已成为武汉第四大支柱产业。
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局长刘立新
近年来省市对资本落户武汉提供便利的服务,原来我们基金用户是有前置审批的,现在全部取消,比普通的工商企业注册更便利。来了当天就注册当天就拿证,场地的服务、办公条件、租金、租房、办手续、换证照,我们全部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基金在武汉投资,投资武汉看好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