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期间,由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打造推出的“汉融通-武汉市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下称“汉融通”),通过“融资服务+信用评价+持续经营能力评估”的“互联网+政务+金融+大数据”融资服务链,开创了企业融资对接服务的“武汉模式”。
大数据平台缔造的“超级大脑”,让企业诉求更直接,信息对接更精准,困难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得以快速响应。
去年以来,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问题的号召,推进武汉市金融科技发展,启动建设“汉融通”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于2019年12月27日正式投入运营,目前有25家银行已入驻。
与通常意义上的融资撮合平台和征信平台不同,“汉融通”具有数据权威、管理合规、指数设计科学、政府监管、服务细致等优势,可一键同时对接多家银行,高效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同时还可按照“可用不可见”原则使用企业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企业的隐私。
基于“汉融通”平台获得的涉企数据信息,运用成熟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打造“汉融指数”,反映企业经营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和风险识别。考虑了企业的工商经营、纳税、政务相关、财务及风险等诸多维度信息,为银行评估企业信用状况提供重要参考。
这些都为此次有效解决疫情期间线下道路不畅、信息不通的问题,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对话交流和信息传递赢得了时间、换来了空间。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汉融通”专门开辟抗击疫情金融服务专区(目前已完成阶段使命),即对参与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在汉融通提出的融资需求以及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相关行业企业在汉融通提出的延期还款申请,可督促入驻商业银行快速响应、提升服务质效。加快推动“汉融通”与入驻商业银行线上金融产品的对接,切实提升融资效率,增强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
截至4月26日,“汉融通”已入驻机构数388家、入驻企业数15872户、完成融资项目笔数1316项、累计实现融资总金额近10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