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 武汉市举办2019年企业上市辅导沙龙之境外上市专场,旨在普及香港交易所、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为武汉市拟上市企业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推动企业境外上市。活动邀请拟上市后备企业、新三板和“四板”企业、券商、银行、投资机构、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等近150人参加。
港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操作实务,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讲解了境外上市财务注意事项,美国券商ARC Capital、澳洲券商Novus Capital分别就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进行了讲解。与会企业纷纷表示通过此活动对港交所、纳斯达克、纽交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有了全新的了解,并希望能够了解更多境外上市渠道。
近年来,市领导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市资本市场建设工作会议上,周先旺市长要求全市大力实施上市公司“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19年争取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力争2020年全市上市公司超过100家。目前,武汉市在会企业2家(良品铺子、回盛生物),在辅企业13家,其中今年新增报会、报辅企业均仅为1家,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企业3家(安翰科技、科前生物、嘉必优),上市后备资源略显不足。2019年上市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今年以来,虽然证监会IPO审核速度加快,过会率也有所提升,但审核标准并未降低。备受瞩目的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也并未如此前市场期待的那样“开闸放水”,甚至对拟上市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各方面不可预知的原因,在证监会待审和由交易所受理的企业最终能否成功上市充满不确定性。要完成上市工作目标必须境内、境外“两条腿走路”。根据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调研摸底,我市适合境外上市的企业接近30家。其中一部分是财务指标距离A股差距较大短期内难以上市,一部分是游戏、教育、建筑、农业等行业受限企业。境外市场对财务指标的要求较低,对各类行业更加包容,上市周期较短,更加适合上述企业上市融资。但由于企业家上市意愿不强、对境外市场不够了解、对A股的传统偏爱等原因,主动寻求境外上市企业不多,我市境外上市氛围还未形成。
下一步,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将针对企业家上市意愿不强问题举办企业家上市交流沙龙活动,邀请已上市公司企业家来分享上市心得、传经送宝、言传身教,用切身经历去宣传发动更多武汉企业上市融资;继续举办新加坡、伦敦、澳洲等小众境外资本市场专题沙龙活动,在最短时间内拉进本地企业家与境外资本市场、境外上市中介机构的距离;在定期组织走进沪深交易所的基础上,探索带领企业家、区金融办和相关部门走进港交所、纳斯达克、纽交所、澳大利亚交易所等境外交易所,学习交流,感受境外资本市场的魅力,借助境外资本的力量“扬帆远航”,助力武汉市上市公司“三年倍增行动计划”顺利实现。(通讯员:赵丽莎)